发布日期:2023-12-21 14:47:11

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建筑工程中关键的施工标准与指导

本文目录

  1. 混凝土打泵规范?
  2. HS-40型,混凝土抗渗仪操作规程?
  3. 大连冬季施工混凝土试块如何留置?
  4.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5. 独立基础混凝土试块留置规范?

混凝土打泵规范?

一、材料要求

1、水泥: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的规定,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水: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砂:

宜用中砂级配11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38%~45%,含泥量≤3%,含泥块≤1%;地下工

程碱活性试验合格。

4、石:

宜用碎石或卵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应连续级配,针片状颖粒含量不宜大于10%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直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3~1:4,骨粒最大粒径≤1/4混凝土最小断面;≥3/4受力筋最小净距。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在1:4~1:5,吸水率不应大于1.5%(地下工程碱活性试验合格,含泥量≤1%,含泥块≤0.5%)。

5、掺合料:

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水泥用量。

6、外加剂: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JB807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混凝土泵送剂》JC473、《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4%。要有外加剂效果试验。有外加剂掺入程序要求。有厂家资质证明。性能说明。指标达标试验,进场复试。

7、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现场复试报告单,并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中氯化物、碱含量及主体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控制

HS-40型,混凝土抗渗仪操作规程?

四、安装及使用

1、准备

a、将抗渗仪器放置在平整、坚实的室内基础上,

b、关闭位于箱体右下方的放水卸压阀

c、开启6个控制阀

d、初次使用,注水入箱,开启控制阀,启动电源

,至6个模座内水溢出为止,以便排出系统内空气

e、关闭控制阀

2、试件制作及安装

a、试件成形养护,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材料配比用

成形模(亦称副模)制作成形,然后按部或国际

标准的规范进行掩护。

b、将养护好的试件表面晾干,然后在其侧面涂山熔化的密封材料(火漆或密封蜡)注意试件两端面,严禁涂有密封材料。

c、将试模加热到40℃,然后将涂有密封材料的

试件装入模腔,再在压机上(螺旋压力机或借用实验室的压力实验机)将试件压入试模中并冷却至常温,最好使用本厂配套生产的HT-200型多功能脱模机,既可装、脱模、又可劈裂试件,观察

渗水深度。

d、将装压好试件的试模安装在抗渗仪的工作台上

,并均匀的拧紧螺丝帽

3、接通电源,红色信号灯两,将电接点压力表上限指针调至0.1MPA 下限指针与之可靠近但不能同时接触(约小于上限指针0.05mpa),然后摁绿钮启动电源,此时水泵开始工作,电接点压力表

指针随水压上升而顺时针转动,注意观察压力上升是否正常,系统有无渗漏水现象,如有异常则应排除后才能进入试验。

IIS-4S型数显砼抗渗仪按附录操作说明执行。

4、开启控制阀,即向相应的试体送入水压,注意观察试模底部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则需拧紧相应部位的压紧螺帽。

5、进入正常试验后,每隔8小时增加工作压力0.1MPA,随时观察试件端面有无渗水情况,如有渗水,则关闭相应的控制阀。

6、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的端面有压力水渗出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十时毫的水压作为计算依据。

7、试验结束,切断电源,打开放水卸压阀,使系统压力降至零,取下试模,

8、从试模中压出试件,并清洗试模、模座、涂上防锈油,以备再用

大连冬季施工混凝土试块如何留置?

GB50204规定 每拌制100盘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1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取样不得少于1次;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配合比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少于1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1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1组标养试件,同条件试件的留置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按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6.9.7条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的留置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规定以外,尚应增设不少于2组同条件养护试块。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本标题中“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对应标准为JGJ/T 281-2012,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JGJ/T 281-2012是关于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方面的国家建筑行业强制标准。该标准的具体编号及名称为:JGJ/T 281-20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原材料;5.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7.施工;8.质量检验。

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第1366号批准、发布,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独立基础混凝土试块留置规范?

请参阅《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中9.1节

第9.1.1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9.1.1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表9.1.1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

框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

现浇式 55 35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40

现浇式 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注:

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第9.1.2条 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9.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1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的排架结构;

2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

3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

4采用滑模类施工工艺的剪力墙结构;

5材料收缩较大、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等。

第9.1.3条 对下列情况,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9.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

1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

2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

3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

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第9.1.4条 具有独立基础的排架、框架结构,当设置伸缩缝时,其双柱基础可不断开。

--------------------------------------------------

抗震设计时:

参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4.3.11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4.3.10条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4.3.12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4.3.12的规定。

4.3.13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4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 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建筑工程中关键的施工标准与指导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办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