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2 06:41:54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十篇

2、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3、怎样做好家庭教育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1

[关键词] 教师;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为孩子的榜样,去相信教育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说实话,不撒谎,而父母自己却常常说谎,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慌。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会很难过,会学着说谎,从此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怀着疑惑的态度。这种教育又怎么能成功。作为父母,要深知品德教育的重要,要给孩子做出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良好的品格的养成,是为人之根本。我通常指导家长们对孩子多启发诱导,比如:地面上有果皮纸屑,家长可以启发孩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不乱扔果皮纸屑,然后你再把纸屑捡起来一部分,孩子看到了,也会帮忙,这样的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多种良好品格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让家长多鼓励孩子,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孩子的可塑性强,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

2、指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能力培养

每次的家长会上,我都会收到家长来自各个方面的问题,很多家长纠结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什么时候都要家长亲力亲为,尤其在低年级表现颇多。根据日常观察,也能看出,有一部分孩子的自理自立等多方面能力欠缺。我总结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家长)的爱,这是一种包办一切的爱,从孩子出生后每一件事情都亲手包办。人都是有依赖性的,孩子也不例外,为此,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是父母的必修之课。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纠错能力。其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要求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过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孩子根据事物等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等的能力。培养自控能力,家长可以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上网的时间。很多孩子看电视就无休无止,上网就来劲,家长们束手无策,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家长们给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段,让孩子懂得适当看电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否则对身心健康都有坏处。自控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培养社交能力也很关键,现在各种家庭、朋友聚餐的时候很多,可以让孩子去给客人倒杯热水、拿拿碗筷、注意就餐礼让等。知道怎么样待人接物。让家长带领孩子接触各种常见的环境,如:乘车购票、排队购物等。最后,还要培养孩子的纠错能力,人无完人,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及时地纠正自己或者他人过错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人的个人素质。

3、指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这里指孩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习惯的培养,“孟母三迁”就说明了环境对孩子的重要,父母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习惯的培养、饮食习惯的培养、学会节俭,诚恳待人等,让孩子生活有规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时候,都会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是教师的事情,但家长的配合培养也很关键,要指导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方面,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工整书写、准确计算;及时检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级,重视验算检查等习惯的养成。家长了解后,可以配合预习题卡帮助孩子,在检查课外作业的时候也能侧重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4、指导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一致性

现代社会,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和双方老人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很多时候,存在教育的不一致性,父母管得严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他一旦发现大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一旦他发现家里谁说了算,他就会“钻空子”,爸爸妈妈管他,他就去叫来爷爷……,最后会导致纠错不能,让孩子是非不清。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懂礼貌、撒谎、盛气凌人等不良行为和性格。可见,家庭教育一致性至关重要。

5、鼓励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在家长课堂上提升家庭教育观念

我鼓励家长们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参加家长课堂。很多事情学校也都是通过家长学校来解决孩子教育的难题。

首先,知道“学习至上,成绩至上”不是孩子的唯一目标。让家长认识到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孩子的培养,品格、能力和习惯更重要。

其次,参加各种课外班要有选择,不要盲目地参加,我指导家长们根据孩子需求来选择,尽量避免拔苗助长式的高压教育,孩子不是机器,很多家长为了尽义务,让孩子参加很多辅导班,一天下来,挤得满满的,让孩子学无兴趣,让家长筋疲力尽。

第三,还有一部分家长给孩子买来参考资料,用放学的时间进行辅导,请家教,虽舍得投资,但也不能盲目地去做。

第四,避免“顺其自然”不负责任的教育,农村教育不同于城市,就我班而言,因家庭状况不同,就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和“弃管儿童”, 因此,解决这一部分家庭教育相对很难,我会经常家访和鼓励这部分家庭,避免不负责任的教育发生。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有付出,我们就会得到,只要培养,您的孩子就会成为最优秀的学生。总之,为了让您的孩子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深爱孩子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培养孩子们吧!

参考文献:

[1]宋光.家庭教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J].中小学管理,1999年10期.

[2]周弘.父母在用爱心“摧残”孩子[J].基础教育,2005年21期.

[3]薛芬.家庭教育中的几种关系浅析[J].生活教育,2011年12期.

[4]言言.反思中国式家庭教育[J].晚报文萃,2011年15期.

[5]陈亦冰.家庭教育莫要走极端[J].成才之路,2011年24期.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2

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途径、新方式,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学校和社区教育达到“合力”。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争取上级领导重视,逐步形成镇政府、镇妇联牵头,社区配合,学校具体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一级管理网络。

2.调整和补充家长委员会成员,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明确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充分依靠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共同搞好家庭教育工作。

3.调整充实家长学校讲师团成员,组建以在职优秀教师为主体、社区妇代会主任和好家长代表参加的讲师团队伍。

二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者队伍建设

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的培训,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努力使全体班主任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开展有效的指导。

三继续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

积极探索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指导载体,努力形成我校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特色。

1、低年级以亲子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活动。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同时开展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和家教小报进行交流。

2、中高年级以家庭读书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活动。各班班主任要认真做好推荐阅读书目的工作,在父母和孩子中开展“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评选活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读书活动,并开展征文活动。

3、每个班级要选取不同类型的家庭开展创建指导,如学习困难家庭、外来民工子弟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教养家庭等等,促进不同家庭在原有层次上的提高。

四继续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的有效途径,要做到时间、内容、形式、人员四落实。要贯彻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孩子相互作用、共同成长的互动教育思想;贯彻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教育活动,以家长为主体,将指导服务家长与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相结合。要努力改进家长会的形式,提高家教指导的效果,使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活动率达到95%。

继续开展“请家长进课堂”的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使家长在了解中熟悉学习学校的课程改革,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协调,相互促进。

充分发挥北双村妇代会的作用,邀请有家教经验的家长来校现身说法,交流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做法和经验。

(五)继续办好港西小学家庭教育小报

以家庭教育小报为载体,及时向家长介绍教改信息、校园动态和教子一得。善于发现我校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在家教小报上发表,做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提高。

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3

一、黄州区3~6岁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研究

本文随机选取黄州区的两所幼儿园,对其3~6岁幼儿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方面的问卷调查80份,回收72份,回收率90%,有效率90%。

(一)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认识分析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约88%的家庭都迫切地需要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可见家长已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目前该领域相关工作的缺乏。因此,要加大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认识的普及程度。

(二)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可以得出59%的幼儿家长希望从幼儿园教师那里得到家庭教育指导,因为家长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并经常能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新的教育方法,并有多年教育不同类型孩子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约有12%的家长认为有经验的家长是他们主要的指导者,他们可以直接从有经验的家长那里获得教育指导的经验,他们坚信“实践出真知”。极少数家长希望受到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指导,他们认为目前还没有那个必要。总而言之,对于家长来说,更希望幼儿教师和其他有经验的家长为其提供指导。

(三)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集体指导的形式需求分析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21%的幼儿家长最为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家庭教育专题研讨会,他(她)们认为这样的方式能够及时地、具体地并且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他们在进行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还有18%和16%的家长希望通过召开家长会以及亲子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活动、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亲子活动和入户指导等面对面沟通的形式,教师、专家和家长面对面近距离地讨论孩子的教育,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方法,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以丰富的活动和内容给家长和孩子搭建互助交流、共娱共乐的平台,增强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也增强家长、教师、幼儿之间的凝聚力。

(四)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中就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主要细化了六点,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如何增强幼儿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如何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两点比较重要,因此,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时候,应将这两点纳入内容中去,给家长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五)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频率和时间的需求分析

从指导频率来看,大多数家长可以得到每月一次的集体指导,而多数家长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每两周一次的集体指导,因此,幼儿园需考虑适当调整集体指导的频率,以满足家长被指导的需要。另一方面,从指导时间安排来看,各幼儿园选择家庭教育指导的时间基本符合家长的需求。把指导时间安排在家长能够接受的时间内,并与家长协调好合适的具体时间,比如周末或者某一闲暇日的晚上,再比如节假日等等,保证家长有时间参与指导活动,是发挥指导作用的保障。

二、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分析

(一)幼儿园应重视对幼儿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培训

首先,对幼儿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导师的培训以及学习家庭教育系统理论知识的方式,对幼儿教师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进行大量普及。

其次,幼儿园可通过案例式学习方式,即家庭教育实例对幼师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指导。所谓家庭教育实例,是指家长经过家庭教育指导后,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中出现的、有效的教育行为的真实事例。家庭教育实例反映家长教育行为的变化,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效果之一。在组织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和指导活动后,我们都要注意收集被指导对象的家庭教育实例。这不仅是因为家教实例可以反映指导工作的效果,而且因为家教实例是在今后对家长进行指导时生动的、有效的素材,也是家长自学的良好材料。

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引导教师通过了解和分析班级每一个家庭的情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方面以及针对幼儿的不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尽可能满足不同幼儿家长的特殊需要,使家长教育从大一统时代走向个性化时代。

(二)以家长需求为导向,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园应满足家长的需求,大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积极地为其创造教育指导的机会,提升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开展个别随机指导的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如:家访、家长来园接待、网络聊、打电话、家园联系册、约家长见面交谈、家长接送幼儿时简短交流等指导形式。

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社区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电视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提供的教育咨询、订阅相关报刊书籍等途径来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我们探索家园互动新形式带来了契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通过网站、QQ群、公共邮箱等网络形式进行联系,互相配合,资源共享,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只有这样通过丰富的教育指导形式对幼儿家长进行教育指导,从而促进和推动3~6岁幼儿家庭教育发展的进程,最终达到提升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水平的目的。

(三)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家庭实施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从幼儿父母文化程度分布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正在逐步升高,现阶段3~6岁幼儿家长的学历更多地集中在高中、大学和大学以上。那么,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要增加指导的频率以及每次教育辅导的时间和内容,增加对其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知识方面的普及,使其了解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文化程度居中和偏高的家庭,在他们原有的家庭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丰富家庭教育的途径、形式予以教育指导,使其能有效地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问题。

(四)针对不同的家庭结构特点实施家庭教育指导

教师可通过交谈、系列调研等手段了解不同幼儿的家教状况,针对不同家庭类型,开设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本调查从“多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离异家庭教育指导”“祖辈隔代教育指导”等不同家庭结构,对幼儿的不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语言(或美术、手工)障碍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情绪问题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多动幼儿家庭教育指导”;针对不同年段的幼儿,开设“入园准备家庭教育指导”“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将原有分散的教育指导内容进行统整、分类与组合,尽可能满足不同幼儿家长的特殊需要,使家长教育从大一统时代走向个性化时代。幼儿园还将定期的家长会打破传统形式,召开妈妈专题会、爸爸专题会、祖辈专题会,家长开放日、各种节日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对家长进行幼儿传染病方面的知识培训,邀请知名幼儿家庭教育专家来园讲座,成立教研室负责管理、组织和监督。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园推广,极大地鼓励教师们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践的积极性。家园合作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也是老师们积极研究的动力。

(五)针对不同教养方式的家庭指导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4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意义做出重要论述。

新时期,从国家高层到普通百姓,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愈发趋同。教育部2015年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确立了10个不同层级的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成都召开“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各地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政府发力,家庭教育不再仅是家庭的事

“做学生有课程,如何做家长却没人教,只能凭摸索、凭模仿、凭感觉。”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惑。

如何让家庭教育不再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家庭教育发挥育人优势,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成为育人的“一体两面”,是实验区面临的共同难题。

上海市长宁区是全国实施“三优工程”的试点区、实施《儿童规划纲要》的示范区、开展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发展基金会“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的试点区,目前已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工作网络。迄今为止,长宁区10余名教师通过培训、考试,并获得“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成为区级和校级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力量。

一些地方愈发认识到家庭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有一个家长学校讲师团,目前已有成员320人,成员面向学校和社会招募,只要热心家庭教育工作,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退休教师),都可以加入。这个讲师团针对家长困惑,除了在本校(园)家长学校授课外,还深入社区、村居开展家庭教育巡回授课。

在湖北省宜昌宜都市,实验区建设直接被列为市政府重点项目、市教育局2016―2017学年重点工作。构建家庭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建设、家庭教育队伍管理机制建设3个项目组,项目组指定牵头学校,各学校结合实际参与自主选择,参与项目组研究,形成以点带面的研究机制,保障实验有效展开。

另外,各实验区在经费保障、科学研究、督导考核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完善相关做法,走出一条政府力推家庭教育的新路,取得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开门推窗,指导广大家长教子有方

未来家校合作怎样走出同质化困境,如何得到更多专业化支持,尚需探索。

只要轻点鼠标或发条短信,就可通过空中信息对接,找到家庭教育的良策。广东省中山市的“空中家长学校”声名远播,目前已经有了微信版。作为中山市空中家长学校的“元老”,市侨中退休副校长黄国乐发现一些新的趋势,如从2008年开始,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咨询关于“人际关系”交往问题的明显增多;关于幼儿教育的咨询也增加了,“这也反映出,年轻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开始设计孩子的成长之路”。为给广大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山东启动了《山东省家长学校课程标准》的研制,设计开发了具有普及性、富有山东特色的家长课程体系,各地也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

在沈阳,该市教育局下发了《家长学校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基本实现了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办学,做到了“五有”“三落实”,全市共建立了102所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

新疆阿克苏建立了《阿克苏地区示范家长学校评估指标》,纳入地区“德育示范校”的评估体系,对家长学校开展评估验收,以评估促发展,规范家长学校建设;此外还建立了家庭学校互访制度,采取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平等对话。

让父母有机会学习做父母的智慧,而不是“无证驾驶”。家校合作本来属于跨界行动,意味着对行动范畴和边界的重新划定,有待于制度化规范。可喜的是,家校合作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制度支持、经费投入、队伍保障,家庭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而是在改善教育的生态环境。

优化阵地建设,形成家庭教育整体效应

在成都市武侯区,全区80多个社区家长学校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创办了“四点半学校”“阳光学堂”等项目,每年为3.1万人次提供服务,为家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引进专业化M织,武侯区还有了属于家长的杂志。2010年10月,家长学校总校创办第一本家庭教育指导刊物《武侯家长》,截至2016年9月,刊物共出版10期,发行10万册。2014年10月创办的武侯《家校报》月刊,目前已发行12期共30万份。

家长有了自己的“阵地”,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也形成家庭教育整体效应。近年来,武侯区通过组织开展多种活动,打造了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品牌,吸引14万余户家庭、40余万人参与。如磨子桥小学分校坚持10年的“亲子阅读”,使家庭教育得到进一步深化。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把搭建平台作为推进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搭建七大平台,推动了家庭教育社会化。例如,搭建关教联动平台,与关工委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和民族团结文艺汇演,让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搭建食教联动平台,与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深入各学校食堂和小餐桌,开展问题排查和监管,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5

随着教育的普及推广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家庭教育越来越得到了家长、社会与学校重视。教育不能单单靠学校,家庭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我县于 20xx年xx月xx日在县实验二小举办了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特聘我国着名家庭教育专家关xx教授进行了《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培训。参会人员为全县中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及优秀班主任,本人有幸参会。经过一天的培训,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上午关xx教授重点就《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有理论,有实例,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他首先将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总共分为粗暴型、精神虐待型、期末算总账型、抽风型、超负荷型、保姆型、干扰型、金钱刺激型、放任型、分数第一型、溺爱型、迁就型、攀比型、暴躁型、唠叨型、冷漠型、纯理智型、专制型、期望过高型、过度教育型等等20多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进行分析,并指出改进方向。这对我们指导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之后关教授分别“从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和“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两个方面来说明家庭教育专业性与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差别很大,教育孩子不能重来,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关乎孩子的命运,甚至关系的国民的命运。提出问题后关教授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法。

在听到关教授讲国外高中生开新婚指导课后我们都有些吃惊,当听到有的国家在结婚前要求听家庭教育讲座,进行理论学习并要通过考试才能结婚的消息后深感震惊:家庭教育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分析完国际家庭教育指导情况后关教授提出了“大教育观”的概念。大教育观分为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具体指时间上的终身教育和空间上的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大教育观的效果是1+1+1>3。这个概念非常新颖,也能很实际的教育完整的概括起来了。关教授认为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以及做好家庭教育要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一、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二、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三、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四、给家长开读书活动,汇报会,分享家长自己的教育案例等等。所提出的方法和给出的建议都很实际也很有有意义!下午关教授就有关创新教育的话题做了简单的介绍,也很有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一整天的培训我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成立家长学校,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在看的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的家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沙龙;分享;体验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成长中的种种新情况新特点,时刻考验着家长们的教育智慧.各级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家长学校等形式来指导家庭教育,但是如何综合全区教育资源指导各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呢?我校通过 “幸福家庭教育沙龙”的方式,引导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以下简称教师)之间、家长之间交流心得,分享指导经验与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大家梳理出正确的指导理念,实现了家长、教师两收获双提升。

一、沙龙活动职能

幸福家庭教育沙龙以“成长孩子、幸福家庭、提升自己”为宗旨,通过讲述教育故事,活化家教理念,体验分享和课例研修等形式,一方面搭建全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交流平台,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细节,切实为各基层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的指导工作支招给力;一方面本着自由自愿的原则邀请有需求的家长参与沙龙活动,让家长们置身其中,省察反思,纠偏扶正。

二、沙龙活动构想

沙龙活动的总体构想是“一轴一线两翼”:以“孩子发展成长”和“家长角色分担”为组织活动主题的轴和线,以“教师研修”和“家长体验”为活动两翼。教师研修助力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家长体验扶正家长家庭教育理念。

在具体活动中,我们以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孩子发展成长各阶段敏感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综合全区教师资源为主要依托,借助省内外专家为外援依托。从小课例起步,通过“备案例、设情境,同体验、共分享、深剖析、广沟通”一系列活动,帮助解决指导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历练提升教师的业务指导能力。

我们把“目标定位”设定为“双发展”,一是强调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就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具备首席执行官那样的思想和行动,把研修由外在的“他为”施压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自为”动力。一是家长的发展成长。没有哪一个家长天生就是成功的父母。家长们都在摸索中教育着孩子,孩子每个发展阶段有什么规律、特点、需求,家长如何预见、引导、满足,这些都需要家长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我们把“活动的主体”设定为“两参与”,一个参与者是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包括沙龙骨干成员、各基层家长学校负责人、指导教师。二是自由参与的家长。这些参与的人员分别在沙龙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当导演、演员、观众、剧务,充分融合进沙龙活动的每个场景。

我们把“活动主模式”设定为“分享体验”就是在沙龙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重现家庭矛盾冲突及处置手段,透过观察者的观察、当事人的体验,在分享中碰撞激荡,引发思考,重新整建家庭教育理念。

三、沙龙运行流程

1、主题择取

(1)定期调研征集活动主题(2)选取当期主题,骨干成员认领主题组建活动小组并担任活动主持人

2、准备案例

(1)活动小组分析课例主题,整理案例,设构家庭问题情境(2)、邀请筛选人员参与分享体验

3、分享体验

(1)介绍课例主题(2)展演问题情境,重现矛盾冲突及常见处置手段

(3)引领参与教师家长观察体验,分享体验思考,交流指导经验

4、整合报告

活动小组根据大家的交流分享,整理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形成完整的课例报告、

5、延伸推进

(1)以此为蓝本在各基层家长学校开展相应的分享体验活动

(2)以论坛交流的形式把课例传递到各基层家长学校指导教师手里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7

最近网络上速传一首小诗《幼儿园,当我把孩子交给你》,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魂牵梦萦的牵挂,对幼儿园教师真情的期盼!其中一句“我的孩子,妈妈像选择爱人一样地选择幼儿园。不奢望她像我一样地爱你,但希望你像恋我一般地恋她。”更是将妈妈的心声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这一实例,留给我们幼儿园的更多是的担忧、更多的是思考。

作为幼儿园有责任有义务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参与幼儿的活动,倾听家长的心声和建议。从有效的教育实践可以看出,只有老师和父母配合好,才能教育出具有美好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有信心、有责任心、有责任感而且乐观向上的孩子。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好在家教指导上的作用,通过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架构起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心,达到家园一致的理想教育境界。同时,也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各种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幼儿园服务和回馈社会、帮助家长成长的途径。让幼儿在爱的教育中茁壮成长,成为健康、和谐、快乐、积极的现代儿童。

那当前新时期我们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如何进行有机结合?我园进行下列一些工作:

1.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园联系栏、家访、观看音像资料等形式,让家长明白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参与、支持、配合,激发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热情,鼓励家长支持幼儿园教育的行为。如每年新生幼儿入园前,我园都会对新生幼儿家长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办园理念,解决新生幼儿入园时遇到的问题,请家长谈谈自己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对家庭教育的理解,请家长观看历年来园内家园共育的图文资料和展示家园共育的成果,让家长了解作为21世纪的合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然要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寓教于家庭的生活之中,又是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亲密伙伴,与教师互动合作,协调一致地教育孩子。

2. 开展多项活动,达到家园教育结合的目的。在日常活动中经常采取多样活动:如家访、问卷调查、培训班、举办讲座,开展有趣味性的亲子运动会、亲子游戏、家园知识竞赛、家园主题活动、文艺演出等等,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模式,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能够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孩子的成长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家庭教育,大大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所以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我园领导要求每一个教师积极主动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家庭经济情况、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对幼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①有的家长赞成让孩子与同伴游戏的做法,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却宁愿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与小朋友接触,有的家长是怕孩子与同伴产生纠纷,怕自己的孩子吃亏;②在对幼儿的评价上,一种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在有些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的优点总在闪闪发光,缺点则看不见或看见了不愿承认,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能干的;③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会造成培养目标、教育实施上与幼儿园有分歧;④有些家长对幼儿的关怀照顾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个体指向性;二是细致入微;⑤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困难,不能取得令家长满意的效果时,有的家长就可能会指责、埋怨教师工作做得不好;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的家长对孩子管理严格,有的则放纵溺爱,有的重能力发展、智力开发,有的要求识字写字,多长知识;⑦有的家长则强行对幼儿进行正规的学习训练……了解到这些家长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后,教师便可以有目的地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然后根据不同的经历、素质等循序渐进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幼儿教育,虽是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的教育,但孩子在园的学习教育主要靠教师来完成,教师不能一味的依赖家长,将本应该是教师承担的责任全部推给家长,占用家长的时间,造成家长的负担。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家园共育的质量。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要及时武装新的幼教理念,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今年10月份,教育部正式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给学前孩子设定了一个“阶梯”状标准,并确定幼儿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及园方的教学要求。我园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了《指南》的精神实质,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同时,时刻以《指南》为标尺来规范、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又及时向家长们宣传《指南》教育理念,使家长对《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家长了解了3-6岁各年龄阶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使之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真正做到科学引领、家园共育。如让家长明白3、 4岁的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4、5岁的孩子能知道家庭地址;5、6岁的孩子能通过实物操作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除此以外,我园还经常要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更好地对孩子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阳光小孩和监督幼儿园工作。我们为家长解读《指南》和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时,为了使家长能够迅速理解,常常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等方面一一进行详细地讲述,让家长能掌握到指导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幼儿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教育,切忌拔苗助长。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 投入 瓶颈 教育体制

教育发展必须以投入作为基础和保障,家庭教育同样如此。一个国家的家庭教育发展水平,取决于政府和社会的投入状况和水平,这已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所证明。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和谐社会的构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异军突起,国民对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已成为一大民生热点、教育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遇到诸多困难与问题,与人民群众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亟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综观当下国内家庭教育市场,以“开发智能”、“辅导考试升学”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产品十分红火,而以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庭教育实践为主旨的各类家长学校和教育机构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中国教育发展中的短视化和功利化倾向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尤为瞩目。发展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文化素养,而这只有在政府的统筹规划和领导下,把它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社会事业、一种政府行为和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现代教育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下才能实现,绝非眼下某些家教活动和产品所能取代。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事业的落后,必将严重制约我国家庭教育水平和整个国民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国家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家庭教育发展瓶颈何在

笔者从数十年来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深深感到: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投入不足,主要是经费投入不足。表现为政府财政投入缺位,社会资金难以注入,家庭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有偿服务束缚过多。导致这一局面的深层原因在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认识不足。

几千年来,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我国家庭教育优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也与历代统治者的鼓励倡导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教育属性从“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到“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表明了国家对家庭教育本质、功能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在我国有关的法律规章、党中央国务院的许多重要文件中,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表述。但实践表明,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认识并未到位。地方党政的文件和事业规划中,家庭教育只是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层面被附带提及,并未当作一项需要发展的重要社会事业。教育部门则一般在德育工作的层面和需要上行事,家庭教育处于教育工作的边缘部位。有关部门如工、青、妇及公安等青少年教育部门,也只是在具体、局部和阶段性的工作中才会想到家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家庭教育至今既无专门机构,也无专项经费,更无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这就导致家庭教育发展缺乏动力,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同时也必然导致由于家庭教育市场主渠道不畅而社会乱象环生的局面。目前体制内举办的家长学校和各种指导服务机构,在无法得到财政经费的情况下,只好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挤出一点,从德育工作经费中划出一点,从与青少年工作相关的领域中化出一点,作为开展活动、编写教材、聘任教师、购置书刊及教育条件设备等费用开支。在严禁学校乱收费、乱摊派的“高压线”下,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风险很大,动则得咎。不少地方原经政府允许的收费项目,前些年陆续遭禁,使本已打开的家庭教育工作局面毁于一旦。由于缺乏经费支持,许多家庭教育的优质资源无法让广大家庭分享,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难以广为传播,家庭教育的许多创新成果和产品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效益,遑论开展家庭教育重大课题的研究和攻关、开展国际考察和学术交流,即使是想请专家作个讲座,也每每因缺乏经费而作罢。

另一方面,许多商家、企业家近年来看好家庭教育这个“朝阳产业”,纷纷涉足家教市场。除上述推介销售各种家教产品以外,还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和培训班、夏令营,研发家教类学习、娱乐产品及声像制品,培训家教指导人员,出版发行家教教材、书刊,有的还组织全国性、国际性的考察交流与学术研讨,甚至投资影视戏剧,办实体教育机构。应该说,这是在我国家庭教育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形势下,由于财政缺乏投入而产生的必然现象。需求产生的利益空间,你不去占领总会有人去占领。一些社会资金开始流入家庭教育领域,催生了家庭教育这一文化市场的繁荣,适应了教育消费者的需求,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应予鼓励。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些原本从事别类投资发展的企业家,纷纷招揽专家人才,打造教育精品,正在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家教市场。当然,由于缺乏政府的统筹规划和专业引领,目前家教市场不但产业远未形成规模,而且投资者鱼龙混杂,既有企业界的有识有德之士,也不乏假冒伪劣、投机炒作、牟取暴利之徒,亟待加以整顿和规范。

二、瓶颈是怎样形成的

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家庭教育备受政府和社会关注,家庭教育的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水平大多优于我们,民众可以享受到广泛与便捷的家教指导和服务。我国家庭教育事业之所以发展迟缓,基本原因是在发展定位上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观念滞后。以下认识误区可以为之提供佐证:

1.教育指导服务是否一项纯公益事业?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无疑属于公益事业(即是使社会公众普遍受益的公共服务业)。公益事业的发展无疑有赖于政府给予相匹配的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既然与学校和社会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照理应获得同等的经费投入,然而我国教育经费从未为之立项。过去我们常说的穷国办大教育,指的只是学校教育。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对3.2亿个家庭提供免费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在于:教育虽属于公益事业,但教育服务不应该也不可能提供同等的免费午餐。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教育服务的多元化,即使是应由政府埋单的九年义务教育,也需要有社会力量办学作为补充,也需要满足特定群体对基础教育的特殊需求。家庭教育服务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家长、最终服务于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特殊性、差异性、服务要求的多样性,更需要提供多元的服务种类和方式。“教育产业化”的口号虽然广为诟病,但教育产业在我国的勃兴却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这向我们表明:国民教育既是公益事业,又并非纯公益性事业。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条件下,义务教育以外的任何教育都可以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产业属性。况且社会办学的价值,不全在弥补国家财力的不足,更在于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繁荣。

眼前的事实是:广大家长已不满足于学校一年开几次家长会,他们如饥似渴、千方百计地寻求教子良方,迫切需要了解家庭教育知识、掌握家庭教育规律、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利于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各地家庭教育讲座现场前所未见的盛况、书店中家教类图书专柜前年轻父母们争相选购的场景、家教影视屏幕前全家老少围观以至热烈争论的画面,无不表明着家长需求的迫切性。许多收费不菲的培训班、拓展班和服务项目经久不衰地广受家长青睐,更反映了家长自我教育投资和消费的强烈愿望。政府不应无视这种强烈的社会需求,有责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加大政府对家庭教育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无疑也是当下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题中应有之义。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促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满足国民教育需求、关乎国计民生的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社会的事必须有全社会参与才能办好。片面强调家庭教育的公益性,限制社会力量注入、限制产业方式运作、限制有偿服务,只会制约事业的发展,是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   2.家庭教育服务是否一概不能收费?据笔者所知,有些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允许家庭教育服务适当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家长学校的合理收费被列入中小学《收费卡》,但普遍的情况是不准收费。家长学校为了编印或购买教材、发行书刊、聘请专家、举办活动等,向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往往被视为“乱收费”而遭到查处。因为这项收费过去从来没有过,总有家长不理解,学校在组织工作中也难免不够细致周到。由于学校普遍对收费问题噤若寒蝉,认为想做好事反惹麻烦又何苦,家长学校的工作便难以开展,许多地方徒有一块牌子而已。

我国《教育法》、《教师法》对学校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确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但这只是从学校和教师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而言的。向全体学生家长比较系统和专业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全方位地提供指导服务,并满足不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不同要求,任何学校和教师都难当此任。必须要有专门机构和一批相对专业的人员,方可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服务。而要做好这件事情,没有经费支撑是无法实现的。我们所要反对和整治的中小学乱收费,指的是未经批准擅设项目、自定收费标准、违背群众意愿、强制索取或摊派等。家庭教育服务可否收费、如何收费、收多少费属于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加以规范,这是有法可依的。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已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只要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教育经费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坚持自愿受益、以学养学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允许向家长收取费用,以用于家长学校的工作,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如果不顾实际需要一概设置禁令,实际是一种行政不作为,并不可取。

3.家长学校收费会否增加家庭负担?目前一些地方学校对学生名目繁多的收费导致增加家长负担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大多属于为应试教育而设的乱办班、乱培训、滥印乱发复习资料和升学指导之类。家长学校收费的对象是家长而不是学生,家长教育属于面向成人的社会教育,二者不能混淆。多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消费指数居高不下,并且节节攀升,实际上消费结构极不合理,不少家长愿意花成千上万的钱财为孩子谋求一个理想学校,却不愿意花百十元钱用于自身文化教育素养的提高,这需要加以引导。许多家长不明白好家庭胜过好学校,而做一个好家长,不论文化水平与职业身份如何,都必须在自身的学习上投点资。对于绝大多数望子成龙的家庭而言,是乐于花一点小钱用于教育好孩子的,也完全有区区十几元钱的承受能力。只要我们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收费开支公开合理,并且以实际的办学效果使家长受益,并不会引起负面的社会反应。这已为许多地方的实践所证明。

4.家教服务收费会不会导致教育腐败?一些地方中小学乱收费,存在巧立名目、强行摊派、收取回扣、从中渔利等腐败现象,有的还形成一条利益链,严肃查处无疑是必要的。但合理收费与腐败现象并无必然的逻辑联系。家长学校必须以一定的收费作为支撑或补充,缺乏经费难以运转。各项条件的创设与人员的教材编写费、讲课费、活动费乃至必要的劳务报酬,均属于工作需要的正常开支,只要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腐败现象并不难预防。即或是有企业介入进行的一些经营活动,也有《企业法》和各种行业法规、地方法规制约,只要经营合法、照章纳税,就属于正当营利。地方政府部门对投资此类社会事业的企业经营,不但应该允许,而且还应比照招商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予以积极支持和鼓励。如果发生权钱交易行为和其他腐败行为,当可由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但眼下的情况是:有些地方一听到教育收费、一听到企业行为、一听到教育与企业发生关系,就立即与腐败联系起来,甚至不做调查研究,不问青红皂白,通过媒体等舆论施压。这种因噎废食、草木皆兵的思想和行为,只会制约当地教育发展,损害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很不可取。

三、如何突破瓶颈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需要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推进教育公平公正则应关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问题,增加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大政。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具体国情,应当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以家庭适当交费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国(境)外家庭教育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社区支持、慈善捐赠、企业赞助、资本运作、公众收费等渠道。如港台地区就是全部由政府财政解决,欧美不少国家依靠慈善机构运作。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规模宏大,地区发展悬殊,但家庭教育事业经费必须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按一定的比例切块下达,以体现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以保证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工作基本的财力支持。中央财政主要用于体现国家意志的事业发展需要,包括政府机构管理、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建设、重大研究项目资助和重大活动组织、培育发展家庭教育的优质资源等,并对地方财政起导向作用,要求各级财政设立家庭教育事业费专户,专款专用。这是家庭教育的国民教育属性和公益事业属性所决定的,也是对我国现行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家庭教育既是一项惠及全体民众的社会事业,就必须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包括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投入。这是突破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发展瓶颈、加快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有人认为企业投资家庭教育会导致产业化倾向,损害其公益性质,这种顾虑既无根据也无必要。家庭教育既是事业,也具有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属性。在资本、商品、市场这产业的三大要素中,商品和市场早已形成。目前社会上各种家教的指导和服务内容,本质上属于教育产品亦即商品;家庭对家教指导和服务的需求,特别是个性化、高层次的服务需求早已形成了日渐升温的市场。当然,这种产品和市场属于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需要相应的政策制度规范。但是,等价交换、互利互惠的商业规则必须遵守。即是说,企业可以也应该在投资家教产业中赢利,这种赢利是在家长购买家教服务中受益而产生的,是双方自愿和等价交换的。假如企业惟利是图、见利忘义或非法牟利,欺诈祸害消费者,自然可以绳之以法。同时,由于家长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企业在运作时应当坚持服务至上、低廉收费宗旨,以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为底线,对有些地方和人群还应给予减免和优惠。

在我国当前的非公企业中,投资社会事业领域的为数甚少,原因在于投资者大多不了解和熟悉这个领域的状况,不了解这个社会领域的服务需求和发展潜力,认为这里投资大、见效慢、风险多、政策障碍不摸底,不如投资别的经济科技类项目立竿见影。这种投资心理既反映了国家投资导向的缺失,也反映了投资者传统文化教育观念上的束缚。据此,政府应出台若干政策和措施,支持、鼓励和引导那些有实力、有远见、有素质的企业家把目光投向家庭教育产业,帮助他们通过产业运作方式集聚人才、打造精品、做大做强做优家庭教育市场,为提高我国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贡献力量。在当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阶段,许多企业家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家,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和经济增长点,政府可抓住这个机遇,向他们传递家庭教育的需求信息,吸引他们的投资目光。具体说来,目前有以下工作可做:

首先,要求有条件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一些民用企业关注家教市场,引导其积极投资兴办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培训机构,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家教创新产品,与地方政府合作,与社区合作,构建指导服务体系。对于一些有重大应用推广价值的教育产品,可通过政府埋单的方式扶助产业发展。   其次,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非公企业投资家庭教育领域。可以鼓励他们与体制内主办的现有各类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合作,发挥各自在人才、网络、信息、体制和资金、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强强联手,资源整合,互利互惠。也可引导他们与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组织及社区开展互利合作,创新指导服务模式,扩大社会服务效益。

第三,鼓励有志之士在家庭教育领域创业建功。目前,国内已出现一批家教市场崭露头角的有为之士,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普遍遇到资金不足、专业乏人、经验欠缺、政策束缚等障碍。政府应关心他们的创业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保障、信息平台、人才支持和社会舆论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允许企业在社会服务中获及合理的社会回报。社会领域是当前国家特别需要鼓励的重大投资领域。企业的投资行为必然要求回报,这是无可非议的。不论企业采用何种营销手段和收费方式,只要不违背相关法规和商业道德准则,做到公平合理、互利互惠,并照章纳税,就应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保护。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引进相关企业投资本地家庭教育,是促进本地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明智之举,与发展经济的招商引资并无区别,理应享受有关政策优惠,媒体和社会舆论既有监督批评之权利,更有支持协助之责任。

允许家庭指导服务机构向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家教投入的辅助手段和必要补充,是家教工作得以开展、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环节。据我所知,凡是允许适量收费的地方,都是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方,群众高兴,社会受益。所谓教育消费一概不能收费的观点,是完全脱离实际和违背群众意愿的,只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家教服务收费出台指导性文件和政策规定,明确收费对象、范围、种类、标准和方法等,以及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们发展一切社会事业的基本宗旨,只要我们坚持方向、健全制度、细致工作,就会大大调动起学校和社会兴办家教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家教工作就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而走向兴旺。

四、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使命

家教指导是一项十分艰巨、繁杂的工作任务。家教办学多元化、投入多元化必将导致复杂的工作格局、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呼唤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和法制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主管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加强领导和管理责无旁贷。

一是认清自身使命。家庭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功在国家社会,是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的一个教育领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清促进家庭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教育工作是职能所需和职责所在,而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份外”工作。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其他部门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家教指导机构,都应由教育部门统一主管,其办学资质、教育内容、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查。要像关心学校教育那样关心家长教育,把自己主办的家长学校办成示范性学校。要对各级各类家教机构进行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支持和协助办学单位依法办学和管理。要把家庭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是把握办学方向。家庭教育指导是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从而改善和优化家庭教育,旨在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一切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都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防止和反对一切迎合单纯追求应试升学等不良倾向。要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办学宗旨,贴近现实需求,传播科学知识,指导家教实践,方便家长学习,讲求办学效果,以社会效益作为评估工作业绩的根本依据。要反对和取缔利用家教市场进行商品广告宣传、开展有偿竞赛评比、变向摊派收费和各种误导家长、增加家长负担的收费行为。

三是加强经费监管。教育行政部门对财政投入的家教经费,要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在充分评估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加强审计和监督管理,杜绝专款他用和追求时尚、铺张浪费、搞“形象”、“政绩”工程及以权谋私等情况发生。对于社会力量投入的办学经费,要积极协同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监管,防止非法投资和赢利,防止公职人员从中渔利。对于经过批准向公众收费的项目,要坚持群众自愿和受益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收费标准、经费用途、收费方式等环节积极过问,区别情况,正确对待。对合理合法、群众自愿的项目,应帮助宣传、协助支持;对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应要求学校加以抵制,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查处。

四是构建投入体制。建立符合国情的家庭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一些先行地区的经验表明,只要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培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和广开投入渠道都大有可为。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1.转变教育观念和发展理念。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大政、一项惠及民生和泽被后世的伟业。促进家教事业发展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投入作为支撑,就是一句空话。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单靠做点家访、开点家长会、举办几次讲座是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必须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常规的教育制度和稳定的投入保障,使之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如果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就不是一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许多重视家庭教育的地方有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个案,都为此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佐证。

2.理直气壮,敢抓敢管。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边缘性”工作,多抓多管就是“不务正业”,“学校教育都还管不过来,哪有精力再管家庭教育?”殊不知抓好家庭教育对于促进学教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研究表明:学生在人格养成和智能开发,基础在家教,关键在家长。“问题学生”大多显露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根子在家庭。因此,在家庭教育工作上投资,是具有战略眼光和高效益的投资,是真懂教育规律和真想培养人才的明智之举。有的教育领导看到了这一点,用很大的精力抓家长学校,不断地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组织活动,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好评,却引起社会的一些非议和责难,甚至被指为“有利可图”,这是一种很需要改变的不正常的情况。即或是教育部门有关领导和干部参与了与企业及相关部门的一些合作,也是工作之需、名正言顺,何错之有?教育与企业合作只要有利教育、有益社会,“身正不怕影儿斜”,何惧之有?那种一听到企业介入、一听到收费就心惊胆战、退避三舍的态度,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违背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9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误区

1.1家庭教育的误区.据北京零点调查全国70%家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亲子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30%的家庭对孩子经常打骂;以忙为理由对孩子放任自流的也占30%;溺爱孩子几乎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通病,而功利性太强以自己意愿或随意地教育孩子的家庭也为数极多。

概括起来看,表现在家庭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只养不教。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自已责无旁贷。只要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二是教不得法。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1)过份溺爱。这种类型的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宠孩子为小皇帝,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不仅不批评教育,还遮遮掩掩 。(2)过高期望。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是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是每次考试都得100分,而不能低于95分。(3)过度激励。这种类型的家长把许愿作为对孩子的最佳激励措施,许多本该孩子自己干的事情,都成了等价交换,结果造成孩子的任性和斤斤计较。(4)过多干涉。在孩子学习时,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动辄呵斥打骂,使孩子处于紧张状态,自尊心深受伤害。

1.2学校教育的误区.首先表现在学校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强化了家庭教育的片面性。由于很多学校,在评价、奖励学生时,把智育成绩摆在首要位置。学校教育的这种片面性直接强化了家庭教育的片面性。有资料显示,在上海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 ,但问到子女的兴趣、道德品质时,许多家长均以“不清楚”、“不太了解”、“没有注意”等回答。

其次,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单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一般可以分为个别指导和群体指导。以应试为基本指导内容的,其形式往往是群体指导,而且具有学校单向输出信息的特征,比如召开家长会。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家访、与家长个别谈话等个别指导形式日趋减少。

最后,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如告状式家访;命令式约见家长;与家长交换意见时抱怨指责等。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内涵

2.1什么是家庭教育.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活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针对子女的行为,亲子共同的行为和家长自身的行为。针对子女的行为包括家长对孩子学习、智力活动的管束,游戏与休闲的管束,健康与生活的管束,道德行为的管束,社会交往的管束等;亲子共同的行为指那些家长与子女共同参与,又不是出于家长预定的教育目的的家庭行为,如一般性的饭桌谈话,家庭休闲娱乐、聊天、购物、旅游,走亲访友等;家长自身的行为包括家长之间的交往、议论,休闲,人来客往,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对到日常的生活起居等。上述三种家庭行为中,针对子女的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特定目的的家庭教育,亲子共同的行为和家长自身的行为则可视为没有预定的教育目的、无意识进行的家庭教育。

2.2什么是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是两种有很多差异的教育,但教育是个延续的过程,这两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无法割裂。这种连续不仅表现在时间的连续上,而且也表现在空间的连续上。教育专家许建国说:“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老师是编辑,而社会是有责任的读者”。他的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3.1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第一站,是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的基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家庭是人生启蒙的地方,也是终生的学校”。古语有“父母耕读子孙贤”、“上梁不正下梁歪”,都足见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我们知道,新生的婴儿要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和培养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既是最初的教育,又是时间最长的教育。在人生各个阶段家庭教育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校期间,学生每天平均有七小时在学校,而在家的时间扣除九小时(事实上现在都很难达到)的睡眠时间,还有八小时的家庭活动时间。不论学校教育在世人眼中有多么重要,学生在家时间远远超出在校时间,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是值得教育者深入挖掘并予以充分利用的。

3.2学校教育是主导.由于家庭教育是非制度化的教育,没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所以对子女进行什么教育、怎样进行教育,都取决于家长。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效果也就相差甚远,这就需要由学校出面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世界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就是:“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其实这也是被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教师作为职业教育者更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引导,也更注重学生成长过程中(即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进步。教师可以给家长一些好的建议,让孩子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直观地接触日常生活,接受初级社会化,体验家庭的温馨,父母的爱,而且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接受并掌握学校教育内容,顺利完成中级社会化。

只有充分认识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精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则有可能相互抵消。所谓的5+2=0(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教育效果为零),虽然有些偏激,不过也反应了这种相互抵消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4如何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如果我们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搭建起互相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不无裨益。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困惑。这些数据反映出一方面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不满意,另一方面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感到困惑。显然,我国家庭教育的水平不高,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家长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家长应主动到学校了解学校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家长会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要按时听讲,接待好教师的家访。这样家长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对学校近期的教育要求、重点有所了解,有助于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4.2家长应主动经常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包括孩子在校思想、学习等表现。多和老师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方法,多向老师请教,尽量和学校保持一致。

4.3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比如学校举行的一些大型文体活动,要积极支持孩子参加,不要泼冷水。

对学校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家访,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了解性家访、针对问题生的目的性家访等。

(2)、建立家长委员会,集中解决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加强学校与家长的理解与合作。

(3)、利用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保持一致。

(4)、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例如教师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展览会、学习成绩汇报会、家长——老师恳谈会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家长会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和自己的孩子,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能达到最大。

(5)、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形式进行联系,切忌借机“告状”,推卸责任。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学校带动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大教育体系,育人环境才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的概念分析》 林淑玲(台湾) 国立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编《家庭教育学》

[2]《中学教育学》 班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国人的家庭教育》 克劳蒂娅(美) 胡慧译,专利文献出版社

[4]《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篇10

一、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涵分析

(一)家庭教养指导的概念

父母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必然需要遵循正确的方式方法,确定科学的目标、内容等。然而父母并非专业的教育人员,很多时候对于子女的教育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或想法去做,这便会破坏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导致其发生的随意性。那么针对父母错误的家庭教育行为,又该如何进行指导?国外在20世纪三十年代已有所倡导,德国称为“Elternbildug”,译作“双亲”教育,美国称之为“parental(or parenting) education”,我国台湾学者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家长教育”或“家长的教育”。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与职份的教育。

本文采用“家庭教养指导”这一概念,是鉴于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教附于养”的特殊性及当前家长对0~3岁婴幼儿教养缺失、失或过度的问题而提出的。“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即帮助0~3岁婴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掌握必要的育儿知识,学会应用正确的育儿方法,进而提升科学育儿的综合能力,以有效促进婴幼儿快乐、健康、幸福成长的引导性工作。

(二)0~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对象、目标与内容分析

关于家长教育或亲职教育的对象或目标,不少学者均有论述,如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认为家长教育在于“帮助父母了解不同阶段孩子和自己的发展任务,以调适生命发展的挑战并培养相关能力”;华生则认为家长教育是要教导父母各种行为改变技术,协助父母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班杜拉提出,家长教育指导在于协助父母了解自身行为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罗杰斯则认为协助父母自我探索发掘其潜在的亲职能力;美国结构家庭治疗创始人萨尔瓦多・米纽庆(Sa1vador Minuchin)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亲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协助父母了解自身角色定位,以及家庭成员彼此的界线,促使成员间良好的沟通。

综合各家所说,结合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本文认为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对象主要为父母,包括替代父母角色的照顾者,如保姆或祖父母等。家庭教养指导的目标可从三个层面界定,即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念。本文中将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目标确定为“帮助0~3岁婴幼儿家长掌握必要的育儿知识,学会应用正确的育儿方法,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进而提升科学育儿的综合能力”。

目标决定内容。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涵盖了三大板块。第一,婴幼儿教育与养护的基本技能。如身体锻炼、喂哺、辅食制作等。第二,婴幼儿教育与养护的相关基本知识。如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常见疾病症状与病因等。第三,正确的教养观念,如科学的家庭教养之于幼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困境

要实施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先明确该项工作中的两大主体:指导者与家长。两者之间必须搭建一条链接才能实现双方主体的良好互动、共同投入与积极合作。然而,目前我国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这一链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阻碍。

(一)“指导者”角色不清

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中的“指导者”角色并非单一的个人,而是由政府组织、机构及专业人员组成的主体群的总称。其中包括政府部门,如教育、卫生、计生、民政、妇联等。还包括社区(含街道)、早教机构及婴幼儿教育研究人员等。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长期以来还存在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如各主体角色的定位与职责是什么?工作中究竟应该由谁来主导、以谁为核心、由谁来执行等。

(二)配套机制与体制不健全

主体群应该秉持共同的价值追求,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价值引领、事务决策、工作统筹到条件保障、工作实施,再到质量监测,努力构建一个利于各方主体共同投入与积极合作的立体运行机制。然而目前我国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中还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等相关部门责任不清、支持力度不够,场地、资金等保障条件不到位,实施效果差、质量监测缺失,各参与主体缺乏协调与合作等一系列机制与体制问题。

(三)指导的内容、方法等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

无论是政府的统筹决策与价值引领,还是社区的资源整合与条件保障,又或是专业人员的工作组织与实施,目前仍缺乏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这必然会导致家庭教养指导科学性与规范性的不足。如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应包括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

(四)家长参与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作为家庭教养指导中的受体,家长一方面仍缺乏对家庭教养本身意义的充分认识;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制约,参与和接受指导的意愿不强烈,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这也会影响到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实践效果。

三、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出路构想

(一)厘清以家长为中心的多主体角色关系与职能分工

针对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中“指导者角色不清、配套机制与体制不健全”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了以家长为中心的多主体角色关系与职能分工网络图。该模式中包括了统筹决策层、管理指导层与操作层(如图1)。

1.统筹决策层包括由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组成,包括教育、卫生、计生、民政、妇联及财政、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统筹决策层主要是依据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对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进行价值引领、事务决策和工作统筹。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组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委员会,解读国家政府相关法律,并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定适宜地方婴幼儿事业发展的优惠、帮扶、支持性政策法规,部署相关工作、监督工作落实效果等。

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0~3岁婴幼儿教养方面政策的执行力度,切实规范早教机构的审批手续,加强早期教育机构的质量监控等。同时给予有实力、有爱心,尤其是愿意为0~3岁婴幼儿科学教养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相关的政策倾斜,鼓励他们为婴幼儿的科学教养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二,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提供资金、人员培训、场地建设等基本的条件保障。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工作要深入开展,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一批具有丰富婴幼儿教养知识的专业人员与家长,为了让0~3岁的婴幼儿享有这种优质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资金、物资等投入力度,分批次培训一支0~3 岁的保教人员与家长队伍,如育婴员、育婴师培训等。另外,还可以通过教育、医疗、卫生、计生、妇联、社区等组织向家长发放婴幼儿科学教养方面的书籍、音像资料,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婴幼儿家长培训会,组织开展亲子活动等。

第三,利用自身的行政影响,加大对0-3岁婴幼儿家庭家养指导的社会宣传,加快指导工作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指导效果的检查测评。如各部门可联合组织教育专家面向广大家长开设讲座,提供家长和育儿专家交流的机会,充分考虑不同文化水平家长的接受能力,多形式、多途径丰富其在婴幼儿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尤其是要让家长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养对孩子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积极影响。

2.管理指导层由社区、早教机构、教研部门联合构成,主要负责家庭教养指导工作的实施条件保障、事务协调、业务指导等。

第一,社区应在计生、民政、妇联等部门领导下,通过社区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教养婴幼儿的知识,努力配合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挖掘社区及社区周边的人力资源,鼓励有能力、有意愿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做出贡献的人士投身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三,可结合社区自身特点,自主探索多形式、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如由社区规划设立科学教养婴幼儿咨询点、亲子活动室等,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实施提供场地保障。早教机构及教育科研部门可选拔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定期到社区开展家长科学育儿讲堂、技能实训展示活动等,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提供专业的人员保障。

第四,联合社区内婴幼儿早教机构、卫生、儿保、计生等组织,开展0~3岁婴幼儿情况调查,以便及时获取孕妇及新生儿、家庭基本状况、家长需求等信息。

第五,协调社区内婴幼儿早教机构、计生、文化社团以及社区外的学校、教科研部门等组建共同团队,综合有序地开展婴幼儿家庭教养咨询、讲座活动,逐步形成服务上门、跟踪指导的服务模式。

3.操作层由社区教育事务管理人员、早教机构教师、专业研究人员组成,他们是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执行主体。

首先,三者之间应明确统一的价值取向,所共同追求的不是经济利益、也不是政绩表现,而应是一份人文情怀与道德关怀,即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综合素养,实现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三者之间应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社会服务参与意愿的“共同体”。最后,三者应准确定位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虽然各自职责不同,工作方法不同,但各参与主体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工作中拥有平等的地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当工作中出现分歧与冲突时,应通过对话与协商来彼此规约、调整自身的行为。

(二)科学规划指导内容,实现指导与被指导的双向链接

针对“指导工作内容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家长参与意识不强,热情不高”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了以家庭教养指导内容为中心的主体角色链接图(如图2)。

此主体角色链接模式主要考虑了“指导者”的工作内容与“家长”综合能力生长点两个维度,在对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内容分解的基础上找到了二者的契合点。

1.找准供需双方的链接点。从家长成长的角度来看,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实质上是对家长综合能力的提升。综合能力的体现,往往依托于三个方面的支持,即观念、知识与技能。从“指导者”的角度来看,指导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客观需求。结合已有的相关调查,发现家长在接受指导的不同阶段会有三方面最突出的困惑。一是“我该怎么做?”二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三是“我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两个维度之间似乎没有太紧密的联系。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深入剖析这三方面的困惑,其实是与家长三个层面的需求相对应的。“我该怎么做?”是家长面临复杂的婴幼儿家庭教养工作时需要获得一种掌控感与心理安全感的“现实行为需要”。“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是家长获得一定行为后的“求知的需要”。求知需要的满足意味着其能在特定的群体人际交往中获得归属感、理解、赞许以及尊重。“我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是家长在婴幼儿家庭教养过程中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事件的期望,从而对“家长”这一角色的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三方面的困惑与需求恰好是可以通过“技能的训练、知识的传授、价值观念的养成”来解决的。而“技能的训练、知识的魇凇⒓壑倒勰畹难成”也正是家长家庭教养综合能力的体现,二者的链接点即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

2.科学规划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内容的科学性决定了工作的有效性。主体角色链接模式中的指导内容提炼、融合了婴幼儿卫生学、心理学、教育学、保育学及家庭教育学五门学科的重要知识要素与技能要素。重要知识要素与技能要素的细化与融合,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家长对自身综合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自身素质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婴幼儿家庭教养的基本内容。

3.明确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中的互动主体关系。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中的两大主体:指导者与家长。“指导者”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主体,“家长”为婴幼儿家庭教养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体。双方须认识到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是需要各主体之间保持一种双边互动关系的活动。在工作中,“指导者”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家长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促进家长综合能力的提升;“家长”必须以饱满的热情与端正的态度主动地参与到互动活动中来。“指导者”的指导是家长综合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而家长综合能力的提升又是指导工作的价值体现,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概而言之,“以家长为中心的多主体角色关系与职能分工模式”和“以家庭教养指导工作内容为中心的主体角色链接模式”反映出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质量的提高,是以政府主导,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家长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为基本前提的。有着共同需求、共同价值理念的多方主体需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实现多元主体间的积极合作和良性互动,促进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水平的提高。  “废墟碳水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思想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所以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德育工作再像以前那样靠班主任单枪匹马,用老办法、老形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所起的作用几乎与学校教育相当。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深入。作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生起着关心、检查、督促的作用,所以,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奠基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取代的,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的培养。基于这两者的密不可分性,正确指导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其子女施加的教育。家庭教育虽有其优越性,但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每个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因此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现在的家庭教育总的来说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有相当部分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在孩子的身上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忽视了孩子的德育,一味注重智育。为了考上重点学校,买了一堆的课外练习题,孩子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地埋在书堆里,孩子们不堪重负,慢慢出现了叛逆心理,和家长出现了代沟,事则其反。

2、有些家长用心良苦,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孩子生活方面的事全部包办,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慢慢地有了劳动可耻的错误想法。

3、还有些家长怕孩子犯错误,孩子要郊游,帮其整理好了包裹,怕孩子丢三落四;上学了,为其准备好餐具,怕因为忘了带餐具而没了饭吃;快要下雨了,忙给孩子准备好雨具,怕淋到了雨;做作业了,忙陪在旁边,一看到孩子错了马上就去“帮忙”……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挫折,因为,犯错也是一笔财富。

4、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一有了退步就大发雷霆,一味地责怪孩子,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学习退步,从不加以思考、分析。时间长了,孩子对家长有了惧怕感,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敢和家长交流,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

5、打工潮的形成,造成隔代监护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学生家长迫于生计和发展的需要,纷纷进厂进城或去外地打工,留下爷爷、奶奶监护孩子,大大削弱了对子女的教育力量,隔代监护带来主要缺点:受身体、年龄等因素影响,管理教育力度减弱;“爷爷、奶奶”辈比较而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甚至不少人是文盲,大多数认为能给孩子提供衣食温饱就够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过来的;隔代人监护“代沟”明显加大,缺乏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俗话说,“一代管一代,孙子当客待。”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管理严了,又怕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告恶状。

一、指导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世界

情感世界,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被外界事物触动下产生的自然的感情流露、情绪反应。情感世界丰富往往指一个人遇事多从情绪角度着眼,情感世界贫乏则多从理智上考虑问题。健康的情感世界则是二者的综合。这种情感既能使孩子们富有同情心,善于与他人保持情感共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又能在重要的场合保持一份冷静,多一份理智。健康的情感世界对孩子将来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都是很有帮助的。

2、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道德是社会的行为准则,道德品质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一个人一生的无形财产。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主要包括了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等。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本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如果家长在重视言教的同时也注意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那么家长的身教一定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将其中的思想渗透进孩子的心中,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航标,使孩子终身受益匪浅。

3、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

一个孩子,单单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不够的,还要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充满了阳光,盛开着成功的鲜花,困难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如果我们从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缺憾。因此,作为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这对孩子将来的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4、注重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形成了不好的或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积重难返,即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更要关心他们是否爱读书、是否爱提问、是否爱观察、是否会讨论……当孩子在学生上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找原因,分析情况,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才是真正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作为家长切忌一味的责骂,应该多一些鼓励,帮助孩子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要迎难而上。

5.增强家庭教育中的民主意识。

家长要改变“老子说了算”“家长的意志就是一切”的封建家长制作风,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如同“大禹治水”,宜“疏”忌“堵”,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有时需要堵,但更需要导。家长的种种管束如唠叨、数落、训斥、达标、包办、监控、打骂等不良家教方式,常使孩子们感到心烦。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就会产生对立情绪,发生冲突与磨擦。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民主观,确立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的新理念,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孩子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生活,感到自己的独立要求得到理解,就能和家长格外亲切,两代人的感情就会得到协调,双方就会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交流,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家访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会、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家访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工作方法,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老师可以对适时地指导家庭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下面我就家访工作,谈四点心得体会:

1、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的目的在于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般的家访,大多是由于学生成绩下降或出现一些思想问题,作为老师在向家长汇报这些情况的时候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

2、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谁都知道,天下的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有出息。只可惜基础班的学生往往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是朋友之间在谈心,以诚相待,以情动人,适时地把握好“度”,理智的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落实措施。家访一般总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这样一来,学生和家长都更容易接受家访的内容,决不能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这样的家访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害怕,有些甚至产生了这样的看法,老师到家里来家访是没有好事的,就是来告状的。当家长和学生有了这样的看法后,那老师的家访可以说是失败了,不会获得家长积极的配合。

3、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

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

4、与家长沟通,要引起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

有的家长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忽略对子女的教育,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有老师看管,子女又常常不大听自己的话,而往往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老师。我现在这个班级48个学生全是借读生,父母大都是到无锡来打工的,工作比较忙,一般都是早出晚归,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什么时候放学到家,有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根本不了解。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跟家长讲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赚钱虽然重要,但子女的教育更重要,毕竟子女是自己的希望,既然把孩子生了下来就要担负起家长的责任。

我认为,指导家庭教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上教师的热心、爱心、恒心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尊敬的家长: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学校学生的安全工作,加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学校决定将本月(9月1日—9月30日)作为我校的“安全教育月”。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以便扎扎实实地将学生安全工作抓紧、抓细、抓实,特发出这份《倡议书》,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我校认真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切实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

(一)要加强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和法纪教育,教育子女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讲礼貌,讲文明。

(二)要重视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增强其安全意识,培养其防范不法侵害和抵御灾害的能力。

(三)要加强与学校沟通,了解学校作息时间和有关规定,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子女不能到校上课的要将原因及时告知班主任,并请好假。

(四)要做好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子女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横穿道路时注意过往车辆,请您让孩子乘坐手续齐全的客车,不要乘坐“黑车”、改装车辆及报废车;不乘坐饮酒司机、无驾驶证司机的车辆;做到文明走路、文明骑车、文明乘车。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下学。

(五)要注重消防安全,教育子女不要玩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严禁野外用火;用电器时要注意防止火灾。同时不得带刀具进校园。

(六)要鼓励子女积极参加体育健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吃“三无”食品和霉变食品。提倡不吃零食,不到街头游贩处购买食物,防止病从口入,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体检防疫工作。

(七)要教育子女遵守学校规定,坚决不进入游戏机厅、网吧及其它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八)要重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教育子女不要到危险和复杂的地方游玩;要特别注意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防范工作,严防学生私自到泳池、溪边、池塘戏水、游泳而引发事故的情况发生;教育子女结伴外出要及时告知家长。

(九)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其它疾病以及特异体质的学生家长应将子女的病史报告给学校,以便学校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作为其体育课活动量的参照依据。

(十)要尊重、关心、理解子女,教育子女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倡议人:应届毕业生网

XX月XX日

尊敬的家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和关键,而好家风好家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石。家风家训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中国自古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良好家风家训的构建与传承不仅是一家一户的私事,更是关乎到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因此,作为组成社会的每个细胞——家庭,明智的家长都应把自家的“家风家训”构建起来,成为教育后代、受用一生的精神食粮。

从1月16日起,泰安东岳中学开展“培育好家风好家训,构建幸福家庭教育”活动,现向全体家长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培育好家风好家训,构建幸福家庭教育!

一要崇德修身,做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的主力军。特别是家长朋友们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自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创立和延续独具特色的良好家风家训。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倡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弘扬家庭美德,做家风家训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特色立家,争创“最美家庭”。通过交流文明家风家训、展示和谐风貌、评议家风家训,激发广大家长朋友们在“培育好家风好家训,构建幸福家庭教育!”活动中,践行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内在自觉,做和谐文明家庭的创建者,争做教育子女的典范。广大家长朋友们要把平安、学习、绿色、节约、廉洁、尊重、关爱等内容渗透进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带动家庭成员,特别是在孩子教育中积极倡导美德立家、科学兴家、勤劳富家、清廉治家,争创“最美家庭”。

三要创新活动,助推美好家庭建设。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特别注重教育孩子要讲文明、献爱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同时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孩子的表率。并且通过展示文明家庭风采、讲述文明家庭故事、传播文明家庭理念,引领每个家庭成员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努力影响身边每一个人,形成“家家有好家风好家训、家家培育文明贤德人”的社会好风尚,让家庭文明为社会正风正气,以家庭和美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行为准则关乎到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因此说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培育好家风好家训,构建幸福家庭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宣传者、示范者。让我们携手同心,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整个家庭、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都能因我更文明,因我更美丽!

倡议人:应届毕业生网

20XX月XX日

家长同志们: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根据全国妇联、教育部《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要求,我校倡议家长们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科学教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自觉履行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法律和道德义务。

二、培养子女的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而努力奋斗。

四、培养子女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五、培养子女的劳动意识、科学精神和法制观念,帮助子女增强自学、自理、自强、自律能力。

六、确保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子女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七、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的知识与方法。针对子女年龄、个性特征实施教育,与子女互动互学,共同提高。

八、举止文明、情趣健康、敬业进取、言行一致,以良好的品行修养为子女作表率。

九、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形成有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支持子女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倡议人:应届毕业生网

2016年XX月XX日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相关文章:

1.家庭教育指导教学工作计划

2.高学历家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指导建议

3.一年级家庭教育范文大全

4.家庭教育叙事范文

5.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6.家庭教育格言

7.家庭教育心得

8.家庭教育反思

9.家庭教育箴言

10.家庭教育读后感  怎样做好家庭教育(精选10篇)

父母是孩子是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搞好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做好家庭教育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自信是成才的前提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外因和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的贬抑性评价太多,缺少成功的机会,处境不良;从内因说,可能是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孩子在班级中不被重视,在集体中没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或者在老师、家长面前受到太多的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或者受到某种挫折(如考试成绩差)后没有应有的指导和具体帮助,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影响自信。而后,其表现不佳,又可能招致新的贬抑,形成恶性循环。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那么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家长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你没出息”,“你不可救药”,“你的脑子是猪脑子”,“我对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这德性,就不该生你”,“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这些话应该从家长的语言里消失。 其次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得到一面小红旗,洗净一双袜子,做出一个菜,钉好一枚钮扣,擦净一次地板时,他都有成绩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再有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 另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也得到成功的机会,得到鼓励而不是贬抑。

二、重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三、从小注重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反映出来。家庭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当中自觉地采取措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思维,就是通常说的“思考”、“想”、“动脑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力,就是一个人进行思维的能力。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活动水平高低。它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

独立性:思维力强的人,必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能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即使他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也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

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力强的人,对总是瓜迅速而且灵活,不墨守成规,能比较快地认识、解决问题。

逻辑性:思维力强,想问题严密而且科学,不穿凿附会,不支离破碎,得出的结论有充足的理由、证据,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全面性:思维力强,看问题不片面,能从不同角度整体地看待事物。

创造性:思维力强,对问题能提出创造性见解,别人没想到的,他能够想到。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龄小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有些家长就真的把答案告诉孩子,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必然依赖家长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提高而且产生新的动力。 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活动积极。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特别是家长也弄不懂的问题,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圆满答案,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一两岁以后,有的不爱向家长提问题了,家长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家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时,家长应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些做法,对发展孩子思维有好处。 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四、教会孩子善于学习

有这么一个规律: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最用功的,换句话说,即使你的孩子再用功,也不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那么为什么呢?这里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是学生在连续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异常状态,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善于学习就是要克服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其一,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留家庭作业,而是经常搞“题海战术”、“学习大运动量”,使孩子疲于应付。而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还自行给孩子层层加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之外,又加些练习,或者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又一个班,认为“听总比不听好”。就像吃饭一样,天天吃得太多,还一个劲儿往里塞,胃能不疲劳吗?所以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起来,“题海战术”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学生,老师要有不同的要求。

其二,科学用脑,劳逸结合。一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要像学校安排课间休一样,在做家庭作业中间安排休息。学习多长时间合适,依每个孩子的情况而定,但一定分段学习,间隔10-15分钟。休息也应采取积极方式,参加轻微的体育活动,如快步走、深呼吸、做几节体操、扩胸运动等,或者听一支曲子、唱两首歌、朗诵一首诗歌等。总之,让脑子休息,全身放松,多吸氧气。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可以上闹钟,家长及时提醒。

其三,改变死板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没有认真开动脑筋。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忙忙乱乱。一次学习时间过长,超过脑力限度。经常开夜车,效率不高,磨蹭太长时间,造成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结果会适得其反。

其四,培养学习兴趣。对某一科甚至某几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听课不爱听,作业不爱做,但是又必须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劳,更造成心理疲劳。学习无愉快可言。

其五,加强脑营养。脑力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保证营养,高蛋白、维生素、充足的氧气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时间太长,呼吸短浅,氧供应不足,也会使大脑疲劳。

中学生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既然做好中学生家庭教育是如此重要,那么,家长们要怎么做才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家庭教育的实质往往被学业成绩所掩盖。大多数家长只关心中学生的分数,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导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功。其实,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还是体验到失败,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都应该感到满意。因为,进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专家齐大辉老师做了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在讲座中,他提到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他说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说:“孩子都已经高中了,爸妈相信你,你自己的事自己定,爸妈给你说的事都做参考”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要实行家教合作。

齐大辉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和商议,要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校,对待孩子。学校教育也是中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版块。家长只有多和老师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和生活情况,从而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促进其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这点上,新东方国际高中做的非常好。该校特设了一个家长与孩子、学校的互动平台:PTA家长教师协会。它包含了家长活动委员会、学员活动委员会、学校安全委员会等分会,以共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促进孩子学习效果为目标。且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教育专家讲座、教育经验分享等。通过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值得广大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借鉴。

中学生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中学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既然做好中学生家庭教育是如此重要,那么,家长们要怎么做才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一、关心和爱抚孩子。

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时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自尊也会逐渐降低。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让孩子感到快乐。

给他们提供游戏的时间、场所和玩具,对他们的爱好给予鼓励和支持。虽然孩子入学后,其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游戏仍然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些父母存在着一种误区,总认为游戏会浪费时间,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中国也有“玩物丧志”的古训,其实不然。因为游戏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快乐中增强体能,增长知识,提高自尊。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成就感,或者说成败体验,是影响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那么,他的自尊将会提高;相反,如果经常体验失败,那么,他的自尊将会降低。作为学生,这种成败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但是,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还是体验到失败,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考试正常发挥,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都应该感到满意。

五、给孩子留面子。

父母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打孩子或训斥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孩子感到难堪。

六、做孩子的朋友。

积极参与孩子的业余爱好活动,给孩子买些他们喜欢的书,安排他们去夏令营或参加俱乐部等,尽量使孩子的生活有意义和丰富多彩。

家庭教育提倡什么?

提倡好的习惯,好的作风。特别是家长要以身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孩子责任心的养成。但应从小教育,一旦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再去矫正将相当困难。

2、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对一切来自他人的帮助都应心存感激,对于一切妨碍他人的行为都应心存愧疚。如能养成及时表达内心感受的习惯,既可以与他人心灵沟通,又可以避免遗憾的产生,从而使自己处于健康、积极、主动的生活状态。

3、做事有计划。做大事要从小事开始。不能太宽容孩子的心血来潮和胡思乱想,要让孩子习惯于行动之前做计划,并使计划趋天可行。

4、讲究卫生,干干净净地迎接每一天。孩子的形象与状态容易影响孩子的心态。如:剪去长指甲,经常换洗衣服,经常洗澡,不使自己发出异味、书本上不乱涂乱画等。

家庭教育反对什么?

1、反对将就孩子的坏脾气。孩子和性格、脾气对孩子后天的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2、反对给孩子造成一些“隐性压力”。弄不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3、反对对孩子自信心的伤害。每个孩子都有其成功的落脚点,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孩子有获得公正主价的需求。要从尊重孩子的人格去滋润孩子的心田。

4、必须坚决反对这实在在的“家长作风”,改变学习是孩子唯一出路的观念。今后的社会承认的是孩子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学习成绩。学科学习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墨点,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如果孩子学科这习不好,万万不要放弃,只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爱心、有公德心的人,将来一定会对社会有用的。

给家长的30条建议

1、夫妻共同做家务,以便夫妻双方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

2、将一切时间都献给孩子,形成以孩子为主的生活日程表。

3、做有预见性的父,不做事后诸葛亮。

4、不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孩子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5、持之以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不向孩子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并根据孩子年龄和成熟程度慢慢给孩子解释。

7、夫妻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子女,并努力保持一致。

8、重返童年,陪孩子一起娱乐、玩耍。

9、父亲努力去说:“我爱你,孩子!”,并用行动传达你爱。

10、避免说谎话、假话、脏话、牢骚话,以免污染孩子的心灵。

11、夫妻之间避免吵架,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或上行下效。

12、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单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恶影响孩子对人对事的看法。

13、避免在面前流露对钱、权的不正当想法,以免使孩子产生特权思想和金钱至上的意识。

14、不占公家的便宜,以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15、孝顺长辈,为孩子做出表率。

16、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写检查,以免使尊重与被尊重、教育与被教育渐渐易位、谈化、走形。

17、与孩子一起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最好能先行一步,使孩子能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18、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这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19、孩子上网之前先立下规矩。如:每天使用计算机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不泄露个人和家庭秘密,学会选择浏览健康网站等。

20、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热爱户外运动。

21、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诱惑最重要的保障。

22、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量力而行。要使教育获得成功,遵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

23、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24、家庭成员纯朴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统一的要求发展。

25、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26、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力戒溺爱。

27、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严格要求孩子,严而不厉,严而不出格。

28、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即要言教,又要身教。

29、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长。家长不必要时时处处都参与的生活空间,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要引导处理好同伴关系。

30、家长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在追求知识上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以此来影响、教育孩子,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进而转化成自身的不懈努力。

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育方面。

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艰苦朴素。目前,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祖国为人民而勤奋学习的教育。

智育方面。

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体育方面。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不能由于玩的过度,影响休息和学习,要鼓励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应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要睡足十个小时。看书写字要注意光线适中、不能太亮或太暗,以免造成近视眼,饮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样样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种营养,控制孩子吃零食,影响发育,还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每天要刷牙、洗脸,经常剪指甲、洗澡、洗头,勤换衣服等等。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教育子女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天职,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孩子进入初一后,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越来越觉得她与我们家长有抵触情绪,也不愿意多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学习情况从不愿讲。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我以家长的身份与她说话使她反感?

于是,我放下家长的架子经常有意无意地讲一些自己单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难。渐渐地,孩子也对我讲一些学校里和学习上的事。对于她学习上的失误我从不直接批评,而是以鼓励和提出希望为主。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到家看着我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告诉我时,我会很平静地跟她交流一下为什么没考好,是因为不会做呢还是其它原因?因为我像朋友似的与她交流,所以她也会告诉我说:“这道题是不会做,那道题是粗心,如果不是自己太粗心,成绩一定会达到多少分。”这时我就会顺势地鼓励她:“不要紧,知道自己的缺点,以后自己上课听仔细,不懂及时问老师,计算时细心点,下次一定会考出好成绩。”顺便再给她讲一个粗心造成不良后果的小故事。

之后有时从学校回来她有时会很主动的把在校内的事情、学习情况和想法告诉我,我也会很认真地听,帮她分析原因、提点想法、供她提供。虽然有时还是免不了不认真、粗心,这时我就会和她开玩笑的说:“什么时候你可以不说如果……”这时她会微笑着说:“老爸别说了,我知道了,要淡定。”

二、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发展。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都是万般的宠爱,也造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也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家长,我也是处处尽量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尽量不把自已一些情绪、工作压力带给她,以自已较好行为来影响她,凡事都从正面去教育孩子,遇到周遭有一些负面的不良的影响,也会从成人的角度指出和她一起来讨论,让她懂得判断是非的能力。

只要有时间都会抽空和她沟通,让她说说学校的事情和同学相处等等,有的时候遇到问题,还会帮她分析一下,所以女儿也很乐意与我交流。作为家长,我也一直要求自已尽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的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我想这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吧。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良好性格的形成,我相信对孩子一生有益。

有时遇到烦心事,控制不住难免生气发火,这时她就会说:“老爸,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样有意思吗?!”她居然还学会了用我的话来告诫我了,或者她会说:“老爸,要淡定!淡定!”总能把我逗气得也消了,这孩子还有点幽默感。

三、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增长见识。

孩子假期一到来,我们全家都会抽空带她出去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她和妈妈去了杭州、上海,五一去了泰山、曲阜,3岁那年去了青岛、5岁去了济南,8岁去了北京……那段时间,她忙得不亦乐乎,显然像个大人,出去玩的时候有的特别印象深刻,有时自已查到的那些个景点,点自已知道的特产吃,她玩得特别的开心,我们全家也是其乐融融。我们的理念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所谓见多才能识广吗。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说不完的,家庭教育是个长期的任务,作为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家长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让我们为做一名尽责的、孩子喜欢的家长朋友,努力吧!

我的孩子是独生子,老人们疼爱他,什么事都不用他做,一年前他几乎没有劳动意识,不管大人多忙,他照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花钱时从不往心里去,不懂得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可贵。听一些朋友说,像这样的情况,已是今天独生子女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家长们望子成龙,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是否参加劳动却漠不关心。但事实上,我从报纸、电视及切身体验中,发现这种把孩子的成长与劳动习惯割裂开来的做法不利于孩子成长,与孩子健康成长之路背道而驰。一年来,我格外注意对孩子劳动方面习惯的培养,并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愿与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同分享。

1、劳动促进智力发展

我从有关资料中看到:孩子在劳动中,通过观察客观世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智力和体力同时活动起来,从而促进两者发展。国外一项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时劳动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后发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业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时很少劳动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也指出:“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语言修养。”这就是说,孩子通过参加劳动使各方面得到锻炼,一方面培养他们劳动的观点、技能和习惯,另一方面促进孩子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智力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

我不光自己下决心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而且还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长辈。我有意识地在他们面前表扬儿子在这方面的进步,也夸奖别人家孩子会劳动、能干。经过“长期抗战”,家里人终于肯放手让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一点一滴地学了一些劳动技能、生活常识。我们欣喜地看到,他的胆子一天比一天大,信心一天比一天足,手更巧了,就连学习上也更灵活了,看来专家的分析就是正确呀!

2、养成孩子劳动光荣的意识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曾对女儿说:“劳动最光荣。”今天,有些孩子出现鄙视劳动的倾向,他们贪图安逸享受,害怕劳动锻炼。我们要努力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让孩子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小就具有劳动光荣的意识,并让他们去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3、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享受劳动的快乐

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学会每一种劳动都要要经过一次次地尝试,逐步从失败中走向成功。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失败时,就不让做了,或者干脆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劳动欲望就会萎缩。其实,任何一种好的习惯,都不是在短时间里形成的,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也是如此。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开始时,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紧,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几次就会成功的。家长适时的鼓励是雪中送炭,会结出累累硕果。有一次,他爸爸的皮鞋脱胶了,我没有时间,儿子这天刚好休息。我对儿子说:“洪渊,你把爸爸的皮鞋拿到街上去修理一下好吗?”他有点吃惊地说:“妈妈,我能行吗?”“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他听了我的话后,很乐意她答应了。我就给了他三元钱。晚上下班的时候,我看见他把爸爸的皮鞋整齐地放在一边,还很自豪地对我说:“妈妈,我把爸爸的皮鞋拿去修好了,他只收了我二元钱。”唉呀!我们的小洪渊长大了,他能帮妈妈做事了。“儿子,你真了不起,妈妈真为你骄傲!”这一天晚上他特别快乐,在梦中还在甜甜地笑呢。

我想,有时候应该给孩子机会来参与家庭事务,让他感觉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增强他的责任感,培养他“以服务于他人为快乐,并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也是很必要的。

4、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和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我看到,有些家长存有补偿心理和攀比心理,不愿孩子受苦,不是从孩子生活学习的需要出发,而是倾尽所有给孩子提供各种奢移品,使孩子物欲膨胀,逐渐变得不愿劳动、贪图享受。我想,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教育子女,如随时随地提醒孩子要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周围自然环境,爱惜书本文具,保持教室和家里的清洁卫生,不要浪费粮食等。

这个星期日我要加班,儿子一个人在家,我有点不放心,就带他一同去,他高兴极了,连蹦带跳地跟着我到了厂里。工厂里景色也不错,他一会儿在鱼池边玩耍,一会儿在花丛中穿梭,一会儿又跟我说要和我一起做工,我趁机鼓励他说:“好的。我们一起做肯定做得好。”于是,他认真地跟我学怎么做。我在一边鼓励他:“不要怕,有妈妈在你身边”。他听了我的话后放心了,更加大胆也更加认真了,一会儿就学会了我负责的那道工序是怎样操作的。在劳动中他慢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妈妈赚钱的不容易。

家庭是孩子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再重要也不为过,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否则很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误了孩子,认识到这一点还不行,还必须有方法。

正确认识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育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教育中的一种,也是最具艺术技能的教育。这种教育取决与父母的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做父母的不能只是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父母也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教育、情商的培养等。孩子在成长,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跟上,家庭教育不能像学校那样标准化,家庭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出发,给孩子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即使有很多父母懂很多知识,也要指导孩子正确的认识社会。下面是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请大家作为参考!

孩子从小到大,要遇到很多位老师,但是父母和家庭是不变的,这就奠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不让孩子帮父母做任何事情,只要能代替孩子完成的,就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完成,认为这就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其实这个一个极端错误的做法,孩子的学习不仅在书面上,孩子在生活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孩子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孩子最为自豪礼物。我们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指明方向,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待孩子,我们要平起平做,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批评孩子,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讲解道理。

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问题

孩子的思维是可以开发的,我们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认识事情的对错和好坏;我们直接灌输给孩子,反而起不到本质的作用。孩子自己认识的到问题,理解了的事情,往往给孩子带来终生的价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看到孩子优秀的以免,父母首先要节制自己的坏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到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孩子的优点,还要看到孩子的缺点;当看到孩子优点的时候要做出表扬,看到缺点的时候,要及时做出批评。做父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教育方法要保持一致,不要意见相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只要经常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定会取得一个很好效果。

家庭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否则家庭教育就发挥不了它该有的作用,希望以上浅谈对在家庭教育中苦苦挣扎的家长们有所帮助。

我们任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超越自己。但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却又各有说法,各有道理。通过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礼仪教育系列讲座"。我认为,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孩子习惯的养成是和他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为人父母,作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有以下体会: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够不够、生没生病等生活细节问题,其实在育儿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听了陈园长的讲座,我感觉到,孩子的教育是事无巨细,从点滴开始的,小到排队接水、挂毛巾、跟老师问好,大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跟别人交流,学会倾听等,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去引导和重复示范才会取得成效,并内化为孩子们的一种行为习惯。另外,人无完人,任何孩子都会有这样或那样不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动辄呵斥,甚至暴跳如雷,毕竟他们还是一群是非观念并不很清楚的孩子,我们需要作的就是耐心劝说、身体力行、鼓励模仿、适时夸奖。我们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但是一见到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就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纠正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加重,对爸爸妈妈的话至若罔闻,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意识到问题对严重,我试着用老师说的鼓励式教育方法,多去发现孩子的亮点,并及时鼓励和表扬,在给与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的同时,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自然也就明确了什么是不对的,结果孩子不但是非观念增强了,而且自信心也足了。

一、拥有一颗宽容心对孩子

要正确引导,他有了坏习惯,首行应该给他讲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还要讲明白为什么不对,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其次对孩子不能简单粗暴地呼喝斥责他,做到有话好好说。其三要求孩子下次不能再这样做好,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做,给他一个标准。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过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所以我们应用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父母只有用宽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成长的问题与困难,才能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童心。

二、转移话题,不互相攀比

其实,虚荣心、攀比心,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比如,我们小孩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如果我们给他买了个新玩具,他都要在小朋友面前表现一下,其他小朋友也不例外,在这个时候,如果他没有样玩具,他就会说他有什么什么,你没有等之类的话。这时,我们就给孩子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玩具,如果喜欢对方的玩具,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换着玩啊。其实小孩子都认为别人的玩具是最好玩的,都要玩别人的玩具,我们小区的小朋友都是换着玩具玩。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孩子的攀比心,避免了别人有什么他就要什么的情形。

三、教育理念要一致,杜绝黑白配家长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一致,思想要统一,不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如果这样,就让孩子无所适从,是非不分。比如,在孩子吃饭时,我们都严格要求他必须把自己的饭吃完,但他爷爷总是说:你吃饱了就行了。饱与不饱,如果仅凭孩子自己说了算,他就不吃完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我们就严格要求他必须要把自己的饭吃完才行。我家孩子从小体质较弱,经常生病,输液吃药是常事,每当这时,我们就经常鼓励他要勇敢,一点点痛就像蚂蚁咬了一口,又不是很痛。打了针,吃了药,病就好了。从此,孩子打针、吃药都很勇敢,打针主动伸手,积极配合,一点也不乱动乱哭,吃很苦的药也能坚持,表现很乖。所以,只要统一教育思想,教之有道,有合适的方法,再加上耐心、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进步是很明显的。

四、故事吸引,增强语言和逻辑能力

我们给孩子订阅了几种幼儿画报,上面有故事、有迷宫、有找不同、有游戏等等内容。我们先是指导他怎么玩,给他讲故事,之后就让他自己看、自己讲。孩子看了不会累,而且新书来了他也很高兴很开心。我们坚持在晚上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小的时候可能都讲一个故事,突然有一天,他也会慢慢把我们给他讲的故事也讲出来。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真的听得很认真,很投入,逐渐学会自己思考。我们也经常鼓励孩子给我们讲故事,讲他在学校好玩的,讲他自己编造的等等,用故事来讲述一些道理,孩子接受也很快,也增强了孩子的评议和逻辑思维能力。

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苗,但我们要细心的呵护他,让他安全健康地成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要实现这一心愿,教育至关重要,那么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我自己的几点体会:

我的女儿今年9周岁,就读于桓台实验学校三年级,马上要升四年级了,有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比较喜欢学习,学习上进步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动学习,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作业自己做自己检查,连语文上的听写作业也变成了默写,很是让人欣慰;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体谅、尊重父母,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不太讲卫生、粗心、爱玩电脑游戏、做事情非常慢等。

要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尤其是作为一名多年的毕业班的人民教师,再加上他爸爸常年在外跑业务,我们作为父母的有太多失职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了略懂人事的孩子,这个过程中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好习惯培养胡适曾经这样说:

“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父母都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一般隔代管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溺爱”、“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

我家培养孩子的宗旨是“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可塑性强,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们对孩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例如为了让她养成尊老的好习惯,我们教育她从小吃东西先给爷爷奶奶拿,到现在她也忘不了。

二、培养独立意识,凡事少依赖别人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

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洗自己的内衣袜子等,开始不妨采取经济奖励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她连她爸爸和我的内衣也抢着洗。

三、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正确引导孩子。

我们一家人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所以我们夫妻从不掩饰我们之间的亲昵,甚至有时故意在她面前秀恩爱,给她绝对的安全感。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女儿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今年暑假我女儿除了全年班的书画学习未上任何辅导班,这是争取她自己意见与她沟通的结果,然后烟台、蓬莱、济南千佛山,再加上夏令营,走亲访友,她玩的是不亦乐乎,即增长了见识又玩得开心,我们看着也开心。

四、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只能拜托父母接送孩子时多向老师了解她在校表现,家长会也时常因为全县同时召开家长会而无法参加,但我都要求父母能用笔记得就记下来,记不下来的用脑子记。家长会能自己参加的尽量参加。

五、尊重、信任孩子,多鼓励少批评。

要尊重信任孩子,了解他们,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多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每当遇到困难,多鼓励安慰,帮他找回自信。以恰当的方式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

以上简单地谈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不成熟的做法和个人的几点体会。培养孩子的体验远不止这些。每个家庭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孩子的具体情况更是参差不齐,教育的方法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愿我们的家长多一份耐心、童心,与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通过在学校听胡玉敏校长的讲座,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这堂讲座上让我深感受益匪浅。

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让我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家长更难,就像胡玉敏校长说的:教育,最缺的是称职的家长。做称职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也是要跟着孩子学习成长,以适应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这次的讲座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长的同时也让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是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前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孩子的学习就靠老师的教育。通过讲座,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的投入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已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

第二是要给孩子营造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是关于孩子的成才看法。时代要求社会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能单纯的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的个性,意志,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先教做人,做人与学历同等重要。

现在我已深深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终身要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真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怎样做好家庭教育】相关文章:

怎样做好销售工作09-19

好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09-27

怎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09-17

怎样做好网络营销08-19

正确做好家庭教育的分析05-26

怎样合理的开展家庭教育04-28

怎样做好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11-14

怎样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11-23

怎样做好文秘工作职责01-26


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