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3 02:57:55

古往今来造句十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往今来造句十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古往今来造句十篇

  古往今来造句篇1

1、花,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为之纵情吟咏,高声赞美。

2、在梁启超看来,古往今来,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进化这个“大理”,中国历史当然也不能例外。

3、因为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人才并非是考场上的佼佼者。

4、古往今来,不少英雄豪杰,当其得人心,得道多助时,叱咤风云,改天换地;一旦失去人心,便变成孤家寡人,举步维艰,以至身败名裂。

5、问君古往今来,皇皇文化何人造?

6、而“政治大国”是以“军事大国”为后盾的,古往今来,从无军力虚弱的政治大国。

7、真诚的孩子,古往今来,好象男人可以摆脱家务,一心干他的事业,可女人好象先天地、责无旁贷地就得背起这个家务的包袱。

8、能把古往今来的爱情诗篇爱情歌曲看作一种催眠的符咒吗?

9、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

10、换一个视角会不会引动古往今来建起的文学大厦颓然崩坍。

11、古往今来,凡是真正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12、古往今来,多少义士精忠报国,吟唱出了一曲曲忠魂义胆!

13、这一条神圣的山谷,古往今来栖居过多少自甘寂寞的灵魂。

14、这迷人的春天的大自然啊,古往今来,诗人们为你写下了多少动人的篇章。

古往今来造句篇2

1、花,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为之纵情吟咏,高声赞美。

2、在梁启超看来,古往今来,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进化这个“大理”,中国历史当然也不能例外。

3、因为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人才并非是考场上的佼佼者。

4、古往今来,不少英雄豪杰,当其得人心,得道多助时,叱咤风云,改天换地;一旦失去人心,便变成孤家寡人,举步维艰,以至身败名裂。

5、问君古往今来,皇皇文化何人造?

6、而“政治大国”是以“军事大国”为后盾的,古往今来,从无军力虚弱的政治大国。

7、真诚的孩子,古往今来,好象男人可以摆脱家务,一心干他的事业,可女人好象先天地、责无旁贷地就得背起这个家务的包袱。

8、能把古往今来的爱情诗篇爱情歌曲看作一种催眠的符咒吗?

9、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

10、换一个视角会不会引动古往今来建起的文学大厦颓然崩坍。

11、古往今来,凡是真正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12、古往今来,多少义士精忠报国,吟唱出了一曲曲忠魂义胆!

13、这一条神圣的山谷,古往今来栖居过多少自甘寂寞的灵魂。

14、这迷人的春天的大自然啊,古往今来,诗人们为你写下了多少动人的篇章。

古往今来造句篇3

一、研究课下注释方式,教会学生读“注释”

课下注释方式大致有这样三种:

一是先句后词。即先解释句子,再解释句中重点词语。词语意思一般为放在句中的意思。如《小石潭记》中“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冽,凉。

二是直接释词。即单独例出重点词进行解释。如: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三是词意见句。即只例句翻译,不单独译词,但关键词能根据句子推断。如《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通过句子翻译,不难推断“斗”“蛇”之意为“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了解这些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读注释时,分清句子、词语的意思,同时做到词句相顾,即理解词语联系句子,理解句子要关注重点词意。

二、消除学生四类误解,指导学生读懂“注释”

部分教师认为课下注释,学生一读就懂,其实不然。有些注释学生往往容易误解,看似读懂了,实际上一知半解。那么,学生容易误解的注释有哪些呢?从实践来看,主要有这样四类:

一类是指定了具体语境义的词。这类词语,注释往往分两部分,前部分是一般意义,后一部分是特殊语境义,往往用“这里是”“这里可理解为”来强调说明。如《〈论语〉十二章》“三十而立” 中“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其中“站立,站得住”是一般意义,而“独立做事情”是指在“这里”,即在这个句中的意思,是具体语境意思。语境义大多由一般意义引申而来,如《陋室铭》中“惟吾德馨”中的“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相对于植物来说理解为“香气”,用于人则引申为“品德高尚”。又如“《狼》中“缀行甚远”中的“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有的是联系语言环境作出的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如“顾野有麦场”中的“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更合乎当时紧张情形。有的在具体语法环境中词性发生了变化。例如:《鱼我所欲也》中“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中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词性由名词变为动词。学生往往忽略这种变化,将这里的“得”误解为“恩惠”。对于这类词,学生往往不注意前后部分的差别,只记住一般意义,而忽视了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二类是“注”中之“注”词。这类词也分两部分,后一部分往往是对前一部分的进一步解释。如“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这个注释后一句话是对“迷惑”的进一步注解。而学生往往会糊涂,不理解前后两部分的关系,不理解后一句就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说明。

三类是数字词。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是虚数。学生可能理解为三次。因为文章后面写了三个方面的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情况是错误联系语境释义了。

四类是通假字。本字应根据与其相通的字,读其音,解其意。学生对部分通假字误读误解。如《与朱元思书》中的“转”字,一般有“zhuàn”和“zhuǎn”两个读音,因其通“啭”,故读音为“zhuàn”。学生有可能从平常对这个字的读音习惯上误用第一种读音。

三、启发学生识别特殊用法,引导学生学会归类积累

从课下释义来看,有三类词用法比较特殊,是造成古文难懂的重要原因。这三类词是:

一是通假字。这类字是古文特有的用字现象,是造成古文难读的原因之一。通假字,“通”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但实际来看,通假字有两类,一类是本字与通用字音同或音近。如《论语》中“吾十有五”,“有”通“又”。《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另一类是由于有些字古时读音在现在已经消失,古今读音完全不同。这类字要强调以通用字的读音为准。如《论语》中“不亦说乎”,“说”通“悦”,本字与通用字读音完全不同。

二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在初中古文中常见的有这样五种情况。(1)古今义相反。如《唐雎不辱使命》中“长跪而谢之”中“谢”,古义为道歉,今义为感谢。(2)古今义相关,但有区别。如《岳阳楼记》中“越明年”中的“明年”,古义是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3)感彩发生变化,古今义不同。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义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为言语、行为恶劣,贬义色彩较古义浓重。(4)词性发生变化,词意不同。如《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期”,约定,是动词;今义为日期、期限,是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中的“牺牲”,古义祭祀有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是为正义事业而献身,是动词。(5)假双音节词现象。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古文中有的词按现代汉语来看是个双音节词,但其实是两个单音节词。在阅读中,不能把它们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在疏通古文时,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要注意区别。这在课下注释中有所反映。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古义为妻子、子女,不同于今义指男子配偶。

三是词类活用。在古文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初中阶段的古文主要有以下六种活用现象,注释中有的注解,有的可根据句意推断。这里主要以《岳阳楼记》为例。(1)名词用作动词。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守”,根据句意来推断它的意思是做太守。(2)形容词用作名词。如“百废具兴”中的“废”,意思是各种荒废的事业。(3)名词用作状语。如“北通巫峡”中的“北”可译为“向北”。(4)动词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为”译为“心里活动”。(5)使动用法。如《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饿其体肤”中“饿”应译为“使……饥饿”。(6)意动用法。《论语》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乐”,以……为乐趣。又如《伤仲永》“宾客其父”中“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四、讲究教学策略,化枯燥“死记”为趣味研读

古文难读,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调动学生理解古词的兴趣呢?

1.换位研读,预见难度。有些教师之所以用“识记注释”的简单方式处理字词教学,是因为从自己角度出发,认为注释一读就懂。事实并非如此,注释同样需要指导。教师在研究课下注释时,要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哪些注解一读就懂,哪些会一知半解,哪些会误解,在难度上有恰当的预见。这样才能以生定教,有的放矢。

2.从句到词,古词趣读。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是古文普遍现象,也是特殊现象。学习古文,了解这些现象,又何尝不是趣事呢?让学生即从句子角度检验词语,发现古文中词语运用的特殊现象,找准重点。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句子,引导学生边译读边留意这些特殊现象,然后以“趣味古词探密”的形式进行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师再重点指导归类。既使词语理解带有情境性,又增加了古文学习的趣味性。

3.创设情境,古词今用。一方面课堂上灵活运用古语创设情境。如有位老师在讲授《岳阳楼记》时,联系当时天下大雨,水满路面情景这样导入:“予观潜江胜景,在园林北路。上下天光,一片浑浊,浪花四溅,百车争先。群情激奋,气象万千。此则湖北潜江之大观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种享受。学好文言文,偶尔文言写作,更是一种乐趣。让我们带着这种享乐之情,进入《岳阳楼记》这篇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另一方面鼓励文白相杂,让学生在日记、作文甚至生活中穿插古语。如在学完《爱莲说》后,有学生日记:盛夏,予故地重游。倚一凉亭小憩,观湖中之景,有清莲濯水之形,有锦鲤竞跃之态,颇得趣味。

4.就地取材,注重迁移。教材中文言文课下注释不可能把所有的关键词意思都罗列出来,有些未注解的关键词意思、用法在已注解词中能找到。教师可以注释为例,迁移到课文中未注之词,即学即用。如《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空乏”,课下注释: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那么在文章中还有哪些词用法与此相同呢?学生不难找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劳”字也是使动用法。

古往今来造句篇4

一、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高考的文言翻译题对文言文固定句式的考查涉及,在2006年高考中成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新热点,而在2007年高考中还加强了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18套高考试卷中,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这一知识点。

例1.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年高考安徽卷)

例2.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2007年高考天津卷)

备考宝典:翻译时首先要掌握固定句式的含义,把文言文固定句式转换成现代汉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套用这个句式便可。例1句考查了“特……而已(耳)”这一固定句式,其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只不过……罢了”这一句式,在翻译时我们只要套用“只不过……罢了”这一句式,把“与庸俗人同好”翻译的内容放入该句式中即可,该句译为: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例2句考查了“所以”这一句式,其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原因”或“用来……的”这二句式,该句是表原因,而不是表方式,因而选用“……的原因”这一句式,再因为这又是一个判断句,根据句子特点,翻译时采用“这是……的原因”这一句式,然后再把“愚者大过”的翻译内容放入句式中,译为: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现场练习1】翻译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

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特嫉恶太过耳。”(节选自《宋史・吴育传》)

1.不杀绶,无以示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育刚正可用,特嫉恶太过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对特殊句式的句子的翻译,历来是高考中重点考查对象之一,在2007年高考中被广泛关注,所占分量很大。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造成失分。

例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007年高考浙江卷)

例4.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2007年高考山东卷)

备考宝典:例3句考查了“相”作人称代词时常常前置这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把语序理清,才能做到准确翻译。翻译时先把该句的顺序整理为“余意其甚怨我,不敢以书闻相”,然后再按此顺序翻译即可,该句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例4句考查了用“为……所”表被动这一特殊句式,以及“由是”这一固定句式,翻译时把“为……所”译为“被”,“由是”译为“因此”,整句译为: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现场练习2】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徐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明史・于谦传》)

1.言南迁者,可斩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师天下根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以议南迁,为谦所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5.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例6.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年高考安徽卷)

备考宝典:两句中分别考到了“谨”的翻译,而“谨”的义项:①谨慎、小心,②恭敬,③微末、细节,④语气词,表恭敬语气,⑤郑重。例5句中的“谨”是一个易错点,看上去好翻译,很多考生译为“小心”,句子读起来也很通顺,实则不然,我们只要结合上文的“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和下文“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我们就可判断,它的意思为“恭敬”更合适,这一用法与在高中语文读本《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的“谨斩樊於期头”用法一致。而例6中的“谨”就可译为“小心谨慎”,这可以根据上文“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和下文“勿令损毁”的语境中来判断。可见,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句子,而应该具有语境意识。

【现场练习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放:放任恣纵

B.不得奋见于事业。 奋:勤奋努力

C.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选取

D.往往探其奇怪。奇怪:奇特怪异的现象

2.指出下面“穷”的意义和用法。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非诗之能穷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司马光《训俭示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7.始城州,周十三里。(2007年高考海南卷)

例8.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2007年高考山东卷)

备考宝典:名词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如例7中的“城州”是两个名词连用,且是句子的谓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前一个名词“城”活用为动词才能使句子成立,因此可判断“城”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构筑城墙”的意思。形容词活用现象有:用作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如例8句中的“奇”是一个形容词,后面带了一个“之”作宾语,根据语法知识,我们知道形容词作谓语是不能带宾语的,只有活用为意动用法是才可,因此判断“奇”一定是活用为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奇异”。

【现场练习4】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

马骇舆,则君子(指乘车人)不安舆; 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庶人骇政,则莫若息之。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语助词,无义)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君道篇》)

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情况并翻译该句。

1.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庶人骇政,则莫若息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貌似”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一些词语容易造成错觉,使人望文生义,把它们当作一个双音节词语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9. 其身体则可。(2007年高考湖南卷)

例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007年高考上海卷)

A.博涉书记 B.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 D.可以自娱

备考宝典:例9中的“身体”是“身”和“体”两个词,译为“亲身实践”,与成语“身体力行”中的意义是一样的。例10中A项中的“书记”是指“文章书籍”,而现代汉语中指“党团的主要负责人”,就属于词义的转移;B项中的“待遇”是一个动词,译为“对待、招待”,而在现代汉语中“待遇”是一个名词;D项中的“可以”是由“可”和“以”两个词组成,而不是一个词,译为“可以用来”。

【现场练习5】指出文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节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1.涉猎古义: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尘纷古义: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情古义: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练习1】1.不杀向绶,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考查了固定句式“无以……”,相当于现代汉语“没有用来……的”,句子也可译为“没有用来向天下百姓交待的”)

2.吴育刚正不阿,是可用之才,只是嫉恶如仇太过分罢了。(考查了“特……耳”这一固定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只是……罢了”)

【练习2】1.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译为:主张南迁的人是该杀的人。 2.判断句。译为:京师是天下的根本。3.倒装句(定语后置),正确的语序为:谦性故刚,遇有不如意事。译为: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4.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译为:徐因为提出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

【练习3】1. B(奋:施展)2.(1)形容词,完结、尽。(2)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处在困境中。(3)形容词,困厄、不得志。(4)动词,走到尽头。(5)形容词,贫穷。

【练习4】1.舆:名词作动词,乘车。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君子就不能安心乘车。

2.静: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静。译文:如果拉车的马被车子惊吓,那么没有比让它安静下来的办法更好。

古往今来造句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问题 对策

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

1.1 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

1.2 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3 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2.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急于求成,以至于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2.1 倾盆大雨式的题解:有些老师急功近利,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2 信口开河式的问答;古诗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可有些老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其意境。

2.3 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串讲是古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过课前要注意启发学生预习,在串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不能搞填鸭式、注入式教学。

2.4 文学鉴赏式的分析:小学古诗不排除分析,但要注意深入浅出,注意一个“度”,不能把握这个度而侃侃而谈,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因为小学生无法理解的这么深奥,也不能了解,毕竟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

2.5 囫囵吞枣式的翻译:古诗的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但是教师在此要忠实而流畅的直译,尽量保持诗的原意和结构,如此才能恰到好处。

2.6 花样翻新式的表演:虽然一定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但是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而把古诗搞得不伦不类,表面上很热闹,可实质上破坏古诗的原意,白白浪费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和热情。

3.解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问题的对策。根据古诗基本特点,解决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问题可采取如下对策:

3.1 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播放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3.2 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品味语言,首先要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一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嚼:对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古往今来造句篇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并不算多,可是却异常重要,如何使其保持原汁原味而又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有时总会面临这样的矛盾:学生希望我将这首诗一字一句讲解透彻,而我却不忍破坏其原有的诗韵,有时候讲了很多,学生却不知所云。为求两全其美,我认为在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其人,读其言

二、读百遍,意即现

读百遍,意即见,顾名思义即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小学所接触的诗词,一般说来篇幅不长,而且还要受到句式拘束,表达上言简意赅,而现代汉语和其却存在着千差万别,在读时应注意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即其音韵节律,因其本就是音乐文学,所以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就不难体味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乃至化为心中之本。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切切思乡情,读者完全可以通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诵读来体味,从景至人,读时应舒缓而有顿挫,不可急促,否则就其情难感。

三、知古今,辨异同

古诗词作品距今都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随着时世变迁,古人的语言表达、古时文化习俗与现在都有一定差异,古典诗词语言的言简意赅,其表现往往一个字、一个词,而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有其较丰富的内涵,古今意义不同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变化。如唐代张籍的《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其中“行人”并非为我们现在普通意义上所理解的“路上行走的人”之意,而是指捎信的人,这还只是古今意义差异较小的。再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无赖”一般即指蛮不讲理之人,而在词中意为顽皮可爱之态,这在理解上就存在很大不同了。

所以在理解古诗词时并不能以我们今天所知的意义去理解,而应区别其古今意义的不同,这样才能达到正确理解的效果。

四、会其意,感其情

古往今来造句篇7

关键词:古典诗词 时空共寓 借景怀古 审美旨趣

生命的形式对人而言,总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某种活动。而生命个体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时间感悟,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空间体验,构成了古典诗词创作的生命意蕴。我国向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在对周围自然万物仰观俯察的过程中,观于外而体于内,于是渐渐产生了生命时间意识。

古典诗词中的时空表现各具特色,蕴涵着诗人对时空的独特感悟和切身感受。因为,汉语句子不存在动词的单个中心,所以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是以时序(包括实际动作发生次序和逻辑上动作应有的因果次序)展开的流水句,将迭床架屋的空间关系构架化作连贯铺陈的时间事理脉络。让空间场景穿越时间,造成两重时空,将过去的人和事与现实的场景相互映照。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学识、社会背景、人生际遇等都可能影响到其对时空的把握。因此,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经历的人对时空的理解和表达有着极大的差别。中国古代诗人大都喜欢登高望远,屈原、阮籍、左思、李白、杜甫等都写过登高望远的诗。其实,登高远望是为了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古人遭遇困厄挫折,每每移情于宇宙时空,从中寻找超脱,感受抽象化、普遍化的时空之美,在更深更理性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及人生。诸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种》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岑参的《》中的“枕上片时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人扁舟”等,都表现了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时间中有空间,空间中渗时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

时间作为生命的绵延,能示人以宇宙生命的无声节奏;空间作为生命的定位,也因生命与时间相沟通。为了方便对古代诗人移情体验的思维过程的生动描述,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时空创作心理,论者提出文学研究的“时空共寓”概念。时空共寓的形成是以时空的特性为基础,以生命体验为桥梁,以文化传承为脉络的。诗人融时空为一炉的目的不仅仅是表达社会政治、个人沉浮,更有感叹宇宙博大的哲理性理解和人生有限与无限的探索。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诗文中的对仗句,通常都是景情相生、触景生情,环境是空间,情境是在时间中进展的人事活动。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都是先描写空间,后用写时间来抒发忧伤的孤独情怀,感叹历史长河的无尽。

对不同时空的跳跃性展示常常是古诗词魅力的重要表现。譬如:怀古诗往往是通过对历史时空的描摹,旨在借古喻今,运用过去时态曲折地表达作者当下的态度。譬如:孟浩然登岘山而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历史浩叹;东晋渡江诸人的新亭对泣也是举目河山之异与激励个人功业的“慷慨悲歌”。屈原、阮籍的诗,苏、辛的词,关、马、张养浩的曲,皆咏叹兴亡、俯仰古今。明杨慎的《临江仙》,被《三国演义》取为开篇,更是家喻户晓。

中国人的人生观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倾向于与外界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去欣赏。因此,中国古诗词中大量运用隔帘看月、隔水看花的意境是有其文化原因的。当然,这种人生观的另一方面就是“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围观和幸灾乐祸。这种人生观使得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为了一个目标完全投身其中,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进退有余,“穷”“达”自若。只要结一草庐,便可心远地偏、与世隔绝。实际上这种隔绝与隔帘隔窗一样,并非完全隔绝,而是隔帘看人、隔窗看世,是用欣赏的与己无关的眼光看待污浊的世界,而不是投入其中去改造。

诗人对宇宙时空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打动读者。比如:怀古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其实,人与情的背后都是曾经的空间,过往的故事。大而观之,这可以发展成为历史地理学,具体而微,就中国古典诗词创作来说,空间位移和感情脉络的契合使得古代士人的时空共寓演绎出万古千愁的诗词,无疑也是一种颇有意味的现象。

想象是文学的根本表达手段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想象的实质就是在打破既有时空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性的时空思维方式。正是得益于时空界限的突破,才使得中国古诗词能够无拘无束地寄托诗人的情怀,写出人生境界。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唐人绝句中的精华,其中,君问归期是过去,是来自北方的热切期盼;巴山夜雨是眼前,是客居南方的无限思念;西窗共话是将来,同时又是北方重逢的想象;西窗共话巴山夜雨,又把镜头拉回了现在,拉回了南方。这首28个字的4句短诗,在话语的起承转合间时间和空间居然经历了四度跳跃,直指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世界。

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古典诗词也不例外。许多时候,古代读书人在写时间的变化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的,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通过视觉来记录季节的变迁。究其根源,可能与中国式的混沌思维与西方思维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和对立不同,它更注重强调矛盾双方的中和与统一。这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传统中就表现文体的个性特征常常在文学的共性特征中和平共处,甚至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浑然不分、“和而不同”;在古诗词创作中则集中表现为借景(空间)而怀古(时间)的手法。

以唐诗为例,陈子昂登幽州古台,面对浩渺的无限天地(空间),感悟的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情怀;张若虚面对春江月夜的美景(空间),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间)的人生思索;李白把酒望月,叹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杜甫过武侯祠则感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同样是将空间和时间共同体悟。其实,词的上下分片,也是先写景后言情,如柳永的《八声甘洲・雨霖铃》等,往往是把时间的顺序流逝与空间的立体观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其在超越时空基础上抒豁怀抱的用意。

时空共寓中的时空交融,一般情况下交融的目的或突出时间或突出空间,给人总体的时空之美。人在特定的时空中必定会有特定的人生体验,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侧重。在这里,空间为时间服务,看似交融实有主次。崔颢的孤独体验透过表面的空间展现的是时间上昔今对比的失落,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等无不如此。也有时空交融中用时间突出空间的,如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空的合理转换本身就是展现时空内在丰富的美感质素,同时也为诗人将孤独体验的触须伸向无限时空提供了可能,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而下的描绘表现形而上的时空美。

中国古代诗人在认识了个人在天地之间的短暂、渺小时,往往又都能不约而同地感悟到人类的生存价值、创造性在宇宙中的伟大,所以,许许多多的中国古诗词总有一种气吞山河的特质。大家熟知的李、杜、苏的诗文,都不乏大气磅礴的名章俊句。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首句便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还有杜甫《春日江村》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坡《赤壁赋》中的“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皆空时对举。在这里,诗人对时空之美的思考,是面对永恒宇宙的深沉理性认识,是人生对宇宙、个人对历史、有限对无限的呐喊。因此,作者对作品中的时空特征的描绘越形象生动,越能激起呼唤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李杰:《中国诗歌里的时间意识》,《学术探索》,2004.10。

[2].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3].叶朗:《中国艺术的意境》,《神州学人》,1998.8。

[4].严锴编著:《百姓民俗实用大全》,华龄出版社,2007.4。

古往今来造句篇8

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和流行元素泛滥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流行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播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背景之一,并日益成为学校教育所无法忽略的重要资源。”这体现了流行文化对如今学校教育的影响。中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主要接受人群,流行元素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流行音乐以饱含情感的语句、通俗易学的唱腔,很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为学生所接受。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流行音乐的歌词完全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将之运用于古典诗词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是极为有利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我国的古典诗词,并更易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在2005年的“教研在线”中,大多数教师也对此持肯定态度,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流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开始将其运用于教学。

在2009年8月,国家语委发出一则“古诗词尝试流行音乐包装”的消息,使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则消息的颁布正是受到了周杰伦《青花瓷》广受好评的影响,使得他们作出了要在古典诗词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决定。

二、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

(一)运用流行歌曲中鲜活的语法现象

在流行音乐中不乏一些鲜活的语法现象和生动的情景构造,像是“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这些歌词中包含着活用、倒装、比拟等语法。利用流行歌曲中的语句来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虽然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着优美的语句,但是由于年代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对诗句进行语言分析时往往无从下手,而利用流行歌曲便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我们在讲解杜甫《望岳》的时候,便可以借助流行歌曲来帮助学生去理解。《望岳》开篇便用了问句“岱宗夫如何?”这样开篇点题,写出了作者初望泰山时高兴得无法形容和那种对泰山姿态的惊叹、仰慕之情,以问句的形式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然后经过一番揣摩和思索后,得出答案“齐鲁青未了”。这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首《潮湿的心》,在学生听完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歌的歌词“是什么冰冷了我的心情”“是雨声喧哗了我的安宁”,然后在欣赏这首歌的基础上让学生去理解问句的强调作用,并将它与陈述句作对比。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取得寓教于乐的效果,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二)将流行歌曲作为诗词教学的辅助工具

将流行音乐作为诗词教学的辅助工具引入课堂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课堂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都是极为有利的。例如,教师可以将流行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点题式音乐,在进行学习之前播放一首与课堂教学有关或是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入境”。这种效果往往是激励性语句所无法企及的。例如在讲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前播放一首《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学生带入这样一种情境中去,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包含的情感。同样,在讲授李白的《送友人》时,可以引入周华健的《朋友》,使学生的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

现如今许多古诗词已经被编成了流行歌曲,并被广为传唱,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经》中的《蒹葭》、李清照的《一剪梅》等。在进行这类诗词的讲解时,将歌曲直接引入课堂,那么学生对于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诗词背景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这篇佳作可谓是绝美的,但是其中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却是学生所不易掌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播讲解一边播放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通过歌曲的旋律和韵味充分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歌词中典型的表现手法

古往今来造句篇9

人类历史在由野蛮时期进入到文明时代的过程中,是以文字的发明为其重要标志的。青铜器铭文的发现与研究,对研究古史、校正古籍、研究汉字的发展演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文研究属于古文字学的范畴,因难度较大,以往自然也包括在“绝学”之内,现在则有所改变。这主要是因为科学考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科学考古依据的大量金文资料。前代学者也为后人研究金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许多方法,留下了不少研究成果。

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金文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样,如果要学习金文也必须抓住形、音、义这三个方面。已故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说:“甲骨文是客观存在的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的……对于甲骨文和金文的考释,必须追寻其形、音、义的源流。”

研究古文字和金文的不少学者,特别强调辨识字的字体是最重要的。但也同时要注意与义、音的关系,否则就易产生孤立性与片面性,这是在学习和研究金文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最早是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内谈到的,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在六书中所列前四条是造字的基本方法,而转注与假借则属于用字方法。在造字方法中,以形声字最为重要,它用音符表音,可以造出大量的新字,这样就冲破了象形、会意造字方法的局限性,使表汉语语音的文字更为丰富。因而它是集中造字方法中最为进步的一种方法。金文用形声造字的数量更多,应该说它已经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了。

如何辨识金文的形体?在辨识金文中,一定要掌握金文的内涵和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是首先要掌握带有规律性的内容,例如:要注意部首的写法,偏旁位置常常不固定,有的形符常可相互通用,注意繁简字体的写法,因时间与空间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等等。

古往今来造句篇10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80—01

一、知诗人,解诗题

“知诗人”不仅要知道诗人的名字,还要了解诗人的性情,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因为诗人的性情往往能显示出其诗风,而“背景”常常是诗的“产床”。所以,有人说当你手握一卷新书最先做的不是看内容简介,也不是看序言,而是了解作者。例如,李白性格奔放洒脱,不拘泥于尘俗,常贻情于山水,诗中流溢出豪迈、壮丽、雄奇的色调,内容大多赞美大好河山。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窥之一斑。

诗题是诗的一个窗口。有的概括诗的事件,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的点明所咏对象,如《草》;有的表达思想感情,如《静夜思》等。诗题一般简短精练,解题时可依靠书下的注释,逐字逐句地分析全诗。如,《枫桥夜泊》,“枫桥”书下的注释为: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枫桥镇;“夜”指傍晚;“泊”是停靠的意思。因为泊与水有关,那么,停靠在水边江岸的必定是船,所以题目可译为: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岸边。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在解释好题目以后,还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窗口”处揭疑,引发问题。

二、学字词,明诗意

要想了解古诗的意思,必须从字词入手,解释字词意思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今非昔比。古今词意有很大的出入,如“床前明月光”一句中的“床”是井栏杆的意思,并非今“床”。2.字序颠倒。作者为了使诗句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常颠倒字的顺序,翻译时应按现代文语法,正确排列字序。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只看见长江水流向天的尽头。为了和“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押韵而把“天际”提到“流”的前面。再如,《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应译为:两个黄鹂在翠柳中鸣叫。为了和“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把“鸣”提在翠柳之前。3.补充省略部分。诗的语言高度浓缩,作者遣词用句就十分惜墨,常省略一些枝节。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将诗句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从而正确地理解诗意。如,《望庐山瀑布》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落的后面省去了介词“自”,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省略的“自”译为“从”补充到诗歌中。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那些有特殊含义和特殊形式的千古名句。千古名句是诗歌的传神流彩之笔,是作者智慧的精华与灵点,也是使诗歌生辉的妙笔所在。如,《草》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把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韧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其象征着一种永远不会被摧灭的正义力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等都是千古绝句,教师在讲解这些句子时,不仅要让学生明其理、悟其意,还要让学生在现实中遇到与句子相吻合的情境时,能吟诵出这些千古名句来。

三、想诗意,表感情


古往今来造句十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古往今来造句十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古往今来造句十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