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5 06:21:06

二十四节气惊蛰表示什么意思

今天给各位分享二十四节气惊蛰表示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坡地和不宜保墒地顶凌播种谷子、春小麦、大麦和油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惊蛰的含义十篇

2、二十四节气惊蛰表示什么意思

3、惊蛰代表的寓意是什么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

  惊蛰的含义篇1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惊蛰的另外一种含义_惊蛰节气养生原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惊蛰的另外一种含义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蛰是藏的意思。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这时候,气温回升较快,春意渐浓,特别是广西很多地区,气温回升更加快。这时候,仍然时不时有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这时节,人们更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减衣服,可以早晚穿披肩,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预防感冒。

  惊蛰过后,才是真正春耕繁忙的时候,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要给冬小麦地耕地松土;而江南地区小麦已经拔节,在江南看到更多的是成片成片迎来蜜蜂和游人无数的油菜花开了,需要及时给予浇水施肥;华南地区早稻要开始播种,华南地区的山间茶树开始萌新,明前清茶已经可能出过一水了。

  惊蛰节气养生原则1、提升气血,阴阳调和

  惊蛰过后,各种病毒和细菌在度过了隆冬之后也异常活跃起来,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养生应顺应阳气长盛、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2、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

  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3、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惊蛰时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须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保护肝脏。

  4、惊蛰应养足睡眠

  人体的皮肤在寒冷的冬天里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和毛孔闭合。惊蛰过后,气温升高,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也就显得不足了。加上气温回暖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因此,惊蛰节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精力支持。

  5、惊蛰忌怒火,保持精神愉悦

  快乐的情绪会加快体内系统的循环,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细胞。

  而怒气伤肝,是古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6、惊蛰宜做和缓运动

  春季的自然界呈复苏之势。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此时,人体各脏器的功能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运动器官也不例外,如四肢关节、肌肉还处在“苏醒前期”,若运动幅度大,运动量大,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所以,应以和缓的运动为主,如走路、慢跑、打太极拳等。

  7、惊蛰重在保暖

  惊蛰节气逢“九九”到九尽,冷空气活动还比较频繁,需要注意防寒。

  预防惊蛰易得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蛰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就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因此,春季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甲型肝炎、腮腺炎、肺炎等。

  8、惊蛰应适当多吃温热食物

  虽然冬季已经过去,但仍有余寒未清,人体内的阳气已经苏醒,开始生发、壮盛,此时可以吃些温补的食物御寒助阳。

  例如韭菜、大蒜、洋葱、香菜、生姜、葱,这些食物性温,味辛,可以驱散风寒,抑制病菌。

  9、惊蛰应少吃酸味食物

  中医认为,春天里,人体的肝气容易亢奋,名医孙思邈有“春日应该省酸”之说。虽然适量酸味对补养肝气有益,但如果本身已经亢奋的肝再摄入过多的酸味,会造成肝气过旺的现象,反而伤肝,肝受损了势必伤及脾胃。

  10、惊蛰应适当多吃甘味食物

  甘味对补脾气最有益,脾脏强健了,可以辅助肝气。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润燥、补气血、解毒及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有助于脾的运化作用。性温味甘的食物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蔬果类如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板栗;肉类如牛肉、鲫鱼、鲈鱼。

  惊蛰的人生含义惊蛰的意思是此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世间万物在地气上升和惊蛰声中缓缓醒来,走向繁荣生息。

  而“惊蛰”这两个字,包含更深层的含义—当“蛰”则伏,当“惊”便起,学会顺时而动、应势而为。一为保存自己,二为等待时机。

  你有才华和潜力,但是没能力和机会,这时乱出风头就很容易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是来自别人的直接打压,或者是自己在困境中一蹶不振。所以《周易》中说:“龙蛇之蛰,存其身也。”

  唐末隐士罗隐言:“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机不到,纵然是英雄豪杰,也只能处处碰壁、不得施展。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能知沉潜,方为识时务,才是真豪杰。

  何为“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大势所趋,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当前那些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大佬都是在时势中崛起。地利,是适合你展现才华和抱负的环境和平台。人和,是你的经验已经积累够,你的定力已经锤炼成,你的才能已经锻造出。

  惊蛰的含义篇2

  1、惊蛰的时候可以种的蔬菜有辣椒、西葫芦、番茄、黄瓜、南瓜、菜瓜、生瓜、茭白、丝瓜、韭菜、茼蒿、芹菜、土豆、生菜、葱、菠菜、油菜、山药、甘薯、胡萝卜和黄豆等等。

  2、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3、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4、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来源:文章屋网 )

  惊蛰的含义篇3

  今日惊蛰,环保从我开始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学了二十四节气,那时候背了两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我感觉这些词真的好有含义哦,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我到现在还搞不懂。现在是信息时代,去哪里都能听到:“什么是惊蛰,一般的大人说还不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啊?”

  那天我外公家玩,外公说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这个节日开始开始万物复苏,大地开始苏醒,大地开始回暖,特别农民伯伯们开始忙碌起来。

  到了下午的时候,我就跟着外公去地里干活了,他一边干活,一边又和我说:“惊蛰来到,正是植物生长旺盛的时期,再过二三个月,这些刚种下的东西就是收割的季节喽!”我就很纳闷:“那么短的时间就会有收成吗?”“能”,外公一边干活一边回答我:“到时候我们种下的茄子,黄豆就会有收获了哟!”

  一片丰收的景象仿佛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兴奋地叫道:“外公外公,到时候咱们可以抓蚯蚓,逮青蛙,去小河边烧烤,再抓只小刺猬回家养着……”我还没说完,外公就摇摇头:“这可不行呀,蚯蚓、青蛙还有刺猬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我们应该保护他们,你是少先队员,应该时刻想着跟小动物做朋友,可不能欺负他们。而且这些小动物都是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的,你伤害了他们,将来就吃不到咱们种下去的好吃的啦。我们烧烤的时候还会产生污染,破坏空气,产生废弃物,这都不是一个优秀少先队员该做的呀。”听了外公的话,我觉得脸上一阵发烫,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更下定决心,从现在的惊蛰节气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动物、保护环境,让我的家乡天更蓝,水更清,小动物们生活的更无忧无虑,像新闻里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惊蛰的含义篇4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有关节气内容的是先秦典籍《礼记》和《吕氏春秋》。在《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里,对节气就有文字基本相同的记载。诸如,孟春之月即农历正月的头一个节气是立春;盂夏之月即农历四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秋;孟冬之月即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冬。又如,仲春之月即农历二月“日夜分”,实指春分;“雷乃发声……蛰虫咸动”,实指惊蛰;季春之月即农历三月,“时雨将降”,实指谷雨。仲夏之月即农历五月,“日长至”,实指夏至;又说“小暑至”。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凉风至,自露降”。仲秋之月即农历八月,“日夜分”,实指秋分。季秋之月即农历九月,“霜始降”。仲冬之月即农历十一月,“日短至”,实指冬至。由此可以看出,《礼记》和《吕氏春秋》所提到的节气仅有10多个,说明先秦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到了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形成。据,《汉书・律历志(下)》记载,夏历即农历正月为立春、惊蛰;二月为雨水、春分;三月为谷雨、清明;四月为立夏、小满;五月为芒种、夏至;六月为小暑、大暑;七月为立秋、处暑;八月为白露、秋分;九月为寒露、霜降;十月为立冬、小雪;十一月为大雪、冬至;十二月为小寒、大寒。由上可知,西汉时期的二十四节气,只有春3个月的节气顺序与今天不同,当时正月为立春、惊蛰,今则为立春、雨水;当时二月为雨水、春分,今则为惊蛰、春分;当时三月为谷雨、清明,今则为清明、谷雨,次序完全颠倒。其他9个月的节气顺序则与今天一致。

  到了东汉时期,对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据《后汉书・律历志(下)》记载,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就表明,东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今天便完全一致了。

  大凡二十四个节气,均各有其特定含义。立春即春季开始;雨水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雨量将逐渐增加;惊蛰表示蛰伏于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将被雷声惊醒,冬眠随即结束;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和春季的一半;清明表示气温回暖,草木开始返青;谷雨则降雨明显增加,谷类作物得雨而善于生长发育;立夏为夏季开始;小满则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开始收割,而水稻等秋熟作物即可播种;夏至则表示夏季白昼最长的一天已经到来;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大暑表示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白露系指天气转凉而夜晚空气中的水汽易在草木上形成白色露珠;秋分表示昼夜平分和秋季的一半;寒露表示气温渐低,野外露水更多而有寒气;霜降指天气转冷而晚上出现白霜;立冬为冬季开始;小雪则北方开始降雪;大雪则天气更冷,下雪量更大;冬至表示冬季自昼最短的一天已经到来;小寒表示严寒开始,大寒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此应当特别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洛阳(东周和东汉的都城)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标准制定的,故以中原地区的节气较为准确。其他地区则可能相对地提早或推迟。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反映了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个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交点)算起,从0°-360°为一周。从0°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为一气,其中十二个气叫“节气”,另外十二个气叫“中气”。如立春为节气,雨水为中气;惊蛰为节气,春分为中气;清明为节气,谷雨为中气。其他依此类推。节气和中气相间排列,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月基本上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反映寒冷暑热变化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来决定的,而与月亮的运动毫无关系。有人以为二十四节气既然很古老,那就是由阴历决定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古代并非单纯采用阴历,实际上用的是阴阳合历。阴历每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就是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能够合拍和同步。从单纯的阴历来看,二十四个节气分布在每个月的日期并不确定;而从阳历来看,则日子比较固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上半年一般是每月六日为节气,廿一日为中气;下半年则是每月八日为节气,廿三日为中气。

  为了帮助记忆,有关人员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其次序组编成一首歌,便于人们熟读牢记。其歌词如下:

  惊蛰的含义篇5

  1、辰,其本义是蛰虫在惊蛰时苏醒后蠢蠢欲动的样子,引申指震动。一说本义为蛤蜊制的农具。郭沫若认为星象与农事大有攸关,所以又“辰”指日、月、星的总称,如星辰,寓意善良、美好、耀眼的东西。还可以特指北辰和泛指众星,又可以特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也引申指日、月的交会点和日子等。

  2、用辰字来取名的含义是非常吉利的,首先我们要知道辰字的本质意义是指星辰名称,也就是我们所仰望、崇敬的星辰,后来根据古人的命理学,将辰字引申为了帝王的代称,在取名字的时候,辰字也就成了一个预示着大贵命相的名字,所以用辰字取名是非常好的。

  (来源:文章屋网 )

  惊蛰的含义篇6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日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避免不适当运动的出现而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些元素的积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如当前在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产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款适宜膳食。

  白烧鳝鱼

  配料 鳝鱼500g,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倒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 补虚损,止便血。对于产后虚羸,痔疮出血、下痢脓血、脏腑耗损效果尤其为好。

  注意 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鳝鱼,都不可忘记佐以胡椒。

  惊蛰篇

  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

  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又根据经络气血在头面、四肢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灵枢所称的“阴阳二十五人”。

  在惊蛰节气中向大家重点介绍常见的四种体质的养生方法。

  一、阴虚体质 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2.环境调摄 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所以有条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边、林区、山区去旅游、休假。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

  3.饮食调养 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4.体育锻炼 不宜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二、阳虚体质 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

  2.环境调摄 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15~20分钟。这样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体育锻炼 阳虚体质的人,春夏秋冬都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4.饮食调养 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g,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g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g,先煎30分钟,加入焯好的羊肉500g,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三、血淤体质 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淤体质之人。

  养生方法:

  1.体育锻炼 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交谊舞、太极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有助气血运行。

  2.精神调养 血淤体质的人多有气郁之证,培养乐观情绪至关重要。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血淤体质的改变。反之,苦闷、忧郁会加重血淤倾向。

  3.饮食调养 常吃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菇、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川芎、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煲汤饮用。

  四、痰湿体质 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 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惊蛰的含义篇7

  [论文内容摘要] 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性别意识从其女性形象塑造的轨迹的变迁,对施蛰存小说女性意识的阶段性特征做一番探析。可以看到施蛰存小说的女性意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特征变化:对初恋情人梦幻式依念,对妖妇、魔女的漠视,对受压抑苦闷的女性寄予同情,显现了作家随着文明思想的深入由维护男权到倡导人性,由传统到现代的进步。

  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在30年代乃至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几十年来施蛰存小说研究多集中于都市文化、历史小说写作、心理分析和创作概述等几个方面,笔者在此拟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性别意识从其女性构型的变迁,对施蛰存小说女性意识的阶段性特征做一番探析。施蛰存的小说创作主要致力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善于追寻主人公内心的意识流动轨迹,侧重于挖掘性心理的潜能。他小说中那些各具风姿的女性形象,尤为引人注目。在她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现实生活的折光,而且还能体味到超过时代意义的更深层面的内容,“我们突然获得了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①。也就是说,其小说中女性构型隐含着某种深刻的女性意识意蕴。追溯施蛰存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轨迹,可以看到施蛰存小说的女性意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特征变化:对初恋情人梦幻式依念,对妖妇、魔女的厌恶和漠视,对受压抑苦闷的女性寄予同情,显现了作家随着文明思想的深入由维护男权到倡导人性,由传统到现代的进步。

  一、对初恋情人梦幻式依念

  大凡成熟的作家,在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中,都有感受较深的题材、人物等对象范围,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对象系统,其中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是人物的构型,作为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的施蛰存,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对象系统,其小说女性的形象就富有特色。他从1928年至1937年,先后主要出版过五本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这几本集子,因创作时间关系,在女性构型上有一定的变化,即:男性梦幻初恋情人;男性性欲望的激发者;女性自我欲望的释放者。

  《上元灯》是施蛰存小说创作趋于成熟时的作品,是他自己承认的正式的“第一个短篇集”,《上元灯》集子中的小说,多带有成年人怀旧的情绪,对其中女性的刻画多在男性初恋情人梦幻书写上,男性无意识中在追寻一种美的幻影,表现出一种深刻的阿尼玛原型,荣格在意大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理论基础上,提出个人人格的原型中有一对重要范畴: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阿尼玛原型为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它们是一个男人的无意识朝向女性特征和一个女人的无意识朝向男性特征的人格化过程,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分别出现在男人和女人梦中或幻想中的“梦中情人”。关于阿尼玛原型,荣格解释说,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一种女人的永恒形象,这一形象从根本上说是无意识的,是从嵌在男人有机体的初源处遗传而来的因素,是其祖先对女性经历所留下的一种精神印痕,一个凝固和自然的先在结构。《上元灯》集子既是成年人的怀旧之作,当然包含成年男性心中永恒的女性意象,他们钟情的对象大多灵秀而纯洁。她们有着美丽的仪态,“穿着一件大淡青色的夹袄,束着黑湖皱的短短的裙,透明的丝袜紧贴在她脚上,很强烈的表现她的纤瘦之美”②。并且对这些青年痴心而且忠诚:《上元灯》里的“她”将为“我”保留的花灯珍视地挂在房里,从此便再不准他人随便进入自己的房间。《扇》中的树珍多么地善解人意,为了我不负窃盗的罪名,主动送给我爱物——扇子,《旧梦》《鸥》里的芷芳,吴老爹的女儿小时是多么纯真美丽,让成年的我魂牵梦萦,就是女匪(《闵行秋日纪事》)由于其美丽而带传奇色彩也能吸引我的追随。

  短篇《梅雨之夕》③是刻画男性对初恋情人美的幻影执着追求最成功的小说,施蛰存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描写了一位下班的已婚青年男子在雨中送一位少女回家的心理流程。小说开始是在傍晚上海的街头,梅雨蒙蒙,灯光溶溶,下班后的“我”手中有伞却不急于回家,揣着慵懒的情怀有意无意地观望昏黄的街景。这时“一位姑娘”从电车上下来,跑到房檐下躲雨。“我开始注意她底美丽了”,她“缩着瘦削的,但并不露骨的双肩”,她的姣好的容颜、温雅的风仪、停匀的肢体等,正与“我”对女性美丽的“许多方面”的理想相合,“我也便退进屋檐下”,而不急于回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梦幻情人式的女性构型都是现实男性或回忆或虚构的产物,女性在他们的追忆幻想中成为一个失语的对象和幻化为一种欣赏把玩的对象,是一种很传统的男权意识。他们所期待热爱的女性柔弱善良美丽纯洁的,他们与女性交往愿望背后怀有自私的目的:都是希望从所爱的女性那里汲取爱和关怀,以抵御现代社会情感的冷漠。这种爱带有很大自我满足的成分,不是给予而是占有,不是在两性关系中平等地体味情感的交流,而是一味的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一旦不符合男性的要求就会出现丈夫的精神出轨不愿回家(《梅雨之夕》),丈夫对妻子的冷漠(《残秋的下弦月》和《莼羹》),甚至将前妻推入洪水中(《宏智法师的出家》)的悲剧,其实这是男性情感薄弱的表现。感情的柔弱加上经济的困顿,使他们的这种需要在现实的两性交往中多会落空。这反过来又伤害了他们美丽的愿望。于是,逃开现实中的女性,在对女性的幻想中变相的满足这种愿望,便成为他们许多人的选择,大量带着把玩色彩的女性情境也便产生了出来。如《梅雨之夕》,无论是现实中自私的爱,还是幻想中迷醉的观赏,都是把女性作为了一种异己的存在,一种非人格化的物品;都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男权制性别秩序下的男性视角。

  二、对妖妇、魔女的厌恶、漠视

  在男权社会里,男性不仅在两性关系中是征服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他们更是主宰者,甚至在人的本能欲望上他们一方面渴求女性,另一方面理智道德等规范的制约使他们厌恶,逃避女性,当他们无法完成对女性的完全逃离时,女性在男性的眼中,是罪恶的象征,是引诱自己丧失名节的魔障。施蛰存小说集《将军的头》和《梅雨之夕》④中,女性就多有符号化、幻化的与男性堕落有关的魔女形象,或超乎男性心理感觉把握之外的夜叉、妖妇,如天使般的龟兹女、妖媚的孟娇娘(《鸠摩罗什》)、巧笑倩兮的边疆美丽少女(《将军底头》)、风姿绰约的潘巧云(《石秀》)、纯情迷人的阿褴公主(《阿褴公主》)、紧束着幻白色的轻绸的陈夫人(《魔道》)、船上的白衣女子(《夜叉》)等,她们都是男性性欲望的激发者。女性只是他们注视的对象,而非爱慕的对象,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爱欲,另一方面生活中很多力量要求他们禁欲,使他们的心理发生畸变,对女人充满深切的异己感厌恶感,使之不惮以最污浊、恐怖的形象,如妖妇、夜叉,来想象女人。

  在小说集《将军的头》中“施氏淋漓尽致的演绎着男性人物如何陷入情欲迷障的情形,他用‘着魔’来描述这种情形,‘魔’既是人物心中的根性,又是环境于人物的一种蛊惑。这中间女性人物被指称为‘魔’本身”⑤。《鸠摩罗什》的男主人公鸠摩罗什,自幼熟习佛学经典,立志要修成正果,却被西凉王吕光把他和自己的表妹龟兹公主双双灌醉,犯了淫戒,此后便过起了在家人的生活。他虽痛恨自己功德的减退,却又放不下与美妻的恩爱,内心极为痛苦。在被秦国君主迎为国师去长安的途中,妻子死去,这似乎使他有了勘破魔障的希望。岂料在长安讲经时,他竟被名妓孟娇娘所引诱,又在宫女脸上看到了妻子的容貌,情欲的暴涨毁去了他成佛的雄心。死后火葬,他全身皆化,唯有舌头——他情欲的象征物保留了下来。这里的女性是阻碍男性对宗教的虔诚的魔障。

  《将军的头》《阿褴公主》的主人公花惊定与段功的痛苦也缘于一种两难的处境。鸠摩罗什面对的是佛心和情欲的冲突,花段二人则是苦恼于爱情和种族利益的矛盾。花惊定是唐朝有名的武将,有着汉族和吐蕃两个民族血统的他本打算在带领唐朝军队攻打吐蕃时叛变。可在处决一名骚扰驻地少女的士兵时,他竟意外的恋上了那位少女。他一面为无法带心爱的少女逃走而苦恼,一面顾忌着自己定下的军中法规。在双重的压抑下,他对少女的迷恋化为了色情的幻梦:在梦中他以被处决士兵的身份强奸了少女。在爱情和种族利益冲突的矛盾心理下,花惊定率领军队和吐蕃人作战,自己和敌方将领的头同时被砍下,无头的他骑着马奔回了少女的身边。《阿褴公主》的男主人公段功,一边身负家国的血海深仇,一边却爱恋着仇人的女儿阿褴公主。出于民族的利益他逃回了故土,又因为对美丽公主的恋恋不舍而返回了公主身边,两面交困的他最终被仇家设计害死。两个故事里的女性都成了“红颜祸水”的主角。

  而《石秀》中的女主人公潘巧云则可以说是“一个女妖”,具有蛊惑心神的力量。作品中的石秀迷恋于义兄杨雄妻子潘巧云的靓艳,她“是充满着热力和欲望的一个可亲的精灵,是明知其含着剧毒而又自甘于被它的色泽和醇郁所魅惑的一盏鸩酒”⑥。而潘巧云种种不淑、挑逗、引诱竟成为石秀变态虐杀她的借口。女性激发了男性强大的性欲,但女性对他们而言是夺取的目标而绝非花前月下的伴侣。对于花惊定和段功来说,边地少女和阿褴公主都是他们要以武力去赢得的战利品,在他们的白日梦中,浮现的是一幅幅自己建立功业后搂抱着心爱女子凯旋的画卷,女性作为征服对象与战争这种征服行为相联系。在现代的卞士明那里,这种倾向是作为一种男性心理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在发挥作用。在幻梦般的月夜里,他朦胧的想以自己的胆魄和体力,去征服那个幻想中美丽的女妖。

  值得注意的是,在《魔道》《夜叉》《旅舍》一类作品里,妖妇式的人物始终只是一个幻影:身份不明,未见任何性格或心理的特征,甚至,“她”是否真实存在,抑或只是男性人物的一种幻觉,均未被确定。而且这类形象还相当的概念化:不是带笤帚会吃小孩的老妖妇,就是化作白衣妇人的夜叉,或者是从古墓里走出来的木乃伊、女鬼之类。“她”几乎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女性于男性是一个“他者”形象,表现了男性对女性持漠视的态度。漠视不是指他们无视女性的存在,相反,由于心中欲念的奔腾,他们在内心里始终存有对女性强烈的性的渴求。但由于他们不敢公开的发展自己与女性间的感情联系,这种渴求便在他们心中急剧膨胀为一种无法遏止的性饥渴,最终使他们在心理上演化出一种极度的自恋,表现出一种接近于人类原始欲望的那种自私的倾向:无论是从女性身边逃走还是占有对方的身体,一切要求皆出于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女性作为与自己对等的人所具有的基本感觉和需要则被他们自然的漠视掉了。花惊定从未考虑过少女是否乐意跟随他离开,石秀也从不愿从内心里承认潘巧云有拒绝自己的资格。

  这种漠视的态度,反映出的是这类男性在性别关系上对异性的疏离,他们以一种扭曲的眼光将对方视为异己的威胁,在潜意识中排除了对方与自己平等交往的资格。在他们与女性间的关系和活动中,女性实际上是缺席的。他们首先有意识的与女性保持着一段警惕的距离。然后再展开以自己为中心和归宿的对于缺席女性的想象,由于没有正常的情感关系,这种想象多是猥亵色情的。卞士明看到的是“一个妓女似的妖淫女人……蛇身斜倚在芦蓬的小艇中的姿态,是有着从来不曾看见过的妖媚”⑦。石秀见过了潘巧云后,“连得当时所见的那个美艳的妇人的衣带裙裤的颜色和式样都遗忘了。他所追想得到的潘巧云,是这样地充满着热力和欲望的一个可亲的精灵”。在鸠摩罗什的幻想中,自己死去的妻子“渐渐地从坛下走近来,走上了讲坛,坐在他怀里,作着放浪的姿态”⑧。

  三、对受压抑苦闷的女性寄予同情

  在中国男性作家文学传统中,女子一向是作为附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出现的,她们以满足男子需要为自己存在的价值,或做个贤妻良母为男性生儿育女,或以色艺娱人,甚至因此背上“红颜祸水”的骂名。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将军的头》基本上也逃不出这两类女性构型,但是在《善女人行品》的叙写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女性被动的迎合,而是女性自主意识的复苏,她们对爱情幸福充满希求,由于环境的局限她们没有付诸实际的追求行动,成为内心欲望的释放者,通过作者展示她们真实的心理流程,我们看到了女性意识的一定程度的觉醒。他在该小说集序言中称:“本书各篇中所描绘的女性,几乎可以说都是我近年来所看见的典型”,是他的“一组女体习作绘”⑨。施蛰存这本小说集里的女性构型摆脱了以前色情观赏或戾女魔化的模式,由形象的外部走进形象的内部,努力复现女性的内心状况,包括性匮乏、心理分裂、压抑/内囿、焦虑诸经验。他以平等人的眼光审视生活在小城镇的女性内心的苦闷,压抑,对她们的生存境遇寄予同情,对她们合理的生命欲求表示理解和尊重,施蛰存在作品中为人们打开了女性一扇扇心灵的天窗,在窥测人性经久不息的涌动层面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他为建立现代性别伦理的努力。在《善女人行品》中,施蛰存首次让女性人物作为感觉主体而出现,她们也为力比多情欲所困扰而挣扎着。《狮子座流星》里的卓佩珊夫人去看医生,希望和丈夫生个孩子,但她并不爱甚至厌恶她的丈夫,她那粗鲁地像“猪猡”的丈夫根本不能满足她的性欲望,虽然她为了生孩子折腾了一夜,那只是为了维持家庭夫妻伦理的需要,她内心充满了性饥渴,所以在去看医生的汽车上,她对前面立着的一个整洁的年青人产生了性的欲望,甚至渴求他的腿贴上她的膝盖,有身体上的接触,潜意识中自然抱怨不能满足她的性饥渴的丈夫“身体一胖连礼貌也没有了”。“下了车,她觉得筋骨骤然地轻松了,可是冷气跟着只往里钻”,她内心的情欲汹涌如潮,但封建婚姻的伦理桎梏使她未付诸行动。《春阳》中的婵阿姨在春天阳光的诱发下性意识苏醒,守着牌位度过了十三年孤寂生活的女人对性的饥渴可想而知,大都会上海处处散发一种诱人的“春阳”,令善女人们无法安分。她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她渴望得到爱情和幸福,所以这个旧式的牺牲了青春的中年财婆反抗地想挥霍一次,去爱,去生活一次,在一个小餐馆里,她羡慕旁座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她留意了一个文雅的男子,幻想着他能坐在她身边和她微笑攀谈,最后她把自己骗回银行行员那里,却发现这一切有情有意的构想,不过是一个受雇职员对所有主顾的亲切客套罢了。她的性幻想没有对象,她的性爱幻灭了,她迅速地退回到原先的生活轨道上去。她只有去保持产业,在那上面寻找唯一的又随时可能崩溃的精神寄托。这篇小说通过妇女被压抑的性饥渴心理的展示揭示了用青春生命交换财产的可悲。

  婵阿姨和卓佩珊夫人的欲望只在心灵挣扎没有行动的外现,《阿秀》中的阿秀似乎比她们前进了一步,阿秀被嗜赌的父亲卖给地产商薛建华做第七房姨太太,可是薛老爷从没把她当妻子看待,人格极度被轻视的生活让她憧憬她的初恋情人,但又害怕已经是别人小老婆的自己不会被对方接纳,也就是说封建从一而终的思想还是深藏在她意识里,由于想过正常的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促使她逃离封建畸形的薛老爷家,却嫁给了一个喜欢吃喝嫖赌的穷光蛋阿炳,为报复男人,更是生活所迫,阿秀成了暗娼,最后竟又遇到带给她性苦闷的薛老爷和带给她生的苦闷的阿炳,她完成了对男人的报复自己却受到更大的伤害,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施蛰存还将善女人力比多情欲的畸形积聚,归咎于封建思想对女性自我的囚禁,这个“自我”有自己的价值逻辑,与外面的生活相脱节。比如,对婚姻,素贞小姐“固执着一个信仰”,她的梦中情人是古时那种“白面状元郎”——“能做诗,做文章,能说体己的谐话,还能够赏月和饮酒的美男子”⑩。用这种价值常识去接触现代社会男性,不免要闹笑话。

  有别于施氏本人前期乡土追忆类和魔幻类小说中的梦幻情人和魔女形象,也有别于穆时英笔下的摩登女性形象,“善女人”是一个日常女性,在食色本性的支配下偶尔试图越轨而又越不了轨的凡人。施蛰存对这类城市中活在家庭阴暗角落里的女子的生存境遇予以人性的观照,她们是受封建男权和相关礼教拘禁的一群,也是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怀有春梦的一群。“她”没有被他者化或神秘化,“她”的故事在日常生活固有的逻辑框架里展开,是一个可以被感知被诠释的普通女人,是生活的行动者、感受者,是自我欲望的释放者,而非男性中心性叙述中的色情对象——个仅仅被观赏的客体对象。对这些女性施蛰存总是怀着一种理解、同情之情来描写,写出封建社会女性悲酸的命运和内心隐秘的痛苦以及本能的生命欲求,即便是写舞女,也必写出其身世堪怜、不甘沉沦的一面,闪烁着一种优美的人性火光,《薄雾的舞女》即为代表。作者站在与女性对等的位置,细心体察女性的生命逻辑,表现女性的生命真实,理解了女性的生命欲求,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作者主体自我性别立场的有限性,摆脱了早期对封建男权的维护,而以平等人的思想观照女性的生命欲望,显现其女性意识的进步。

  注释:

  ①荣格:《心理与文学》第175页,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②施蛰存:《上元灯》,见《十年创作集》第1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施蛰存:《梅雨之夕》,见《上元灯》,上海水沐书店出版社1928年版。

  ④施蛰存:《梅雨之夕》,新中国书局1933年版。

  ⑤施蛰存:《鸠摩罗什》,见《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第97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⑥施蛰存:《石秀》,见《十年创作集》第17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⑦施蛰存:《夜叉》,见《十年创作集》第33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⑧施蛰存:《鸠摩罗什》,见《十年创作集》第13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惊蛰的含义篇8

  春季是人体气血升发的季节,犹如种子发芽,饮食宜选用辛、甘、温食品,以助阳气升发之力;忌食酸、涩食品,以降低阳气升发的阻力;口味宜清淡可口,忌食油腻、生冷的食物。这是春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

  立春、雨水立春、雨水节气的饮食应以滋补阴气、疏通气机兼以升发阳气的食物为主。常人宜食用味甘、性温的食品。

  主食宜选用玉米、糯米、大米,有条件者可早晚食用玫瑰粥。玫瑰粥需白玫瑰花5朵,糯米60克,樱桃10枚,白糖60克,清水1000克,文火煮粥,早晚食用。

  蔬菜以白萝卜、韭菜、香菜为宜,有条件者可食用萝卜羊肉羹。白萝卜,性温,味辛、甘,入肺、胃经。生吃、熟吃均可。韭菜可与香菜作为辅菜交替食用。此外每周尚可烹制萝卜羊肉羹加强营养,萝卜羊肉羹用白萝卜90克,精羊肉60克,分别切片入锅,加水适量,加盐少许,煮制成羹,趁热服用。

  果品首选松子、大枣。松子,俗称“松子仁”,性温,味甘入肺、肝、大肠经。本品含有丰富脂肪油,尤为适合防治年老体弱、病后、产后患者的便秘,长期服用能益肺止咳,补气养血。大枣,性温,味甘,入肺、胃经,既能补脾和胃,又可降血脂,与松子相配食用是初春的干果佳品。

  立春、雨水节气好发疾病人群的饮食养生宜忌:

  脑血管疾病人群的饮食。除按医嘱外,还应注意情志,特别是饮食的调节。饮食应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为原则,食用乳类、蛋白、瘦肉、鱼类等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及绿叶蔬菜、水果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排便通畅,疏利通导。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浓咖啡、白酒、辣椒等,以防止对脑血管的刺激加大、血压升高。饮食上可以玉米粉粥或葛根粉粥予以防治。玉米粉粥需粳米100克,玉米粉30克,水500~800毫升,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至米开花后调入玉米粉,使粥成糊状,稍煮片刻即可,一日三餐均可食用。

  郁症及心理疾患人群的饮食。饮食除常规服用外,慎用禁食大辛、大热之品。宜服用红枣羹、花香熟水予以防治。红枣羹需红枣30克,葱白7克,同时放入锅里慢煮成羹,此羹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解郁。花香熟水需茉莉花、玫瑰花各3克,放置一可密封500毫升之容器中,用滚开水将其浸在其中,满后即刻密封,次日早去花取汁30~50毫升,再加10~20毫升滚开水混合均匀如茶常饮,可防治郁症及心理疾患。

  惊蛰、春分 如果说立春、雨水是心情的春天,那么惊蛰、春分就是视觉上的春天,是春季中穿着最为自由的节气。根据惊蜇、春分这两个节气的自然特点,建议这一时期饮食应以培补、升发阳气为主。惊蛰、春分节气常人宜食用味辛、性温热的食品。

  主食宜选用粳米、糯米,有条件的可配用桂圆生姜汤。饭豆,性平,味甘入脾、肾经,可煮食、酱食,常以粳米混煮,不仅口味好,而且增加营养吸收效能,更宜于养生。桂圆生姜汤需干桂圆14枚,生姜3片,食盐适量。先将桂圆洗净,置入锅中,加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食盐,煮至30分钟即成,也可加入大刺同煮。

  蔬菜以洋葱、黄花菜、芥菜为宜,有条件者可选用参归鳝鱼羹。参归鳝鱼羹需当归10克,党参10克,鳝鱼500克为主料。料酒、葱、姜、蒜、食盐、酱油为辅料各适量。将鳝鱼去骨、内脏、头、尾,切丝备用。当归、党参装入纱布袋、扎口,将鳝鱼和药袋同时放入锅中,加入辅料,加入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收弃浮沫,再改文火煎煮1小时,弃药袋,余供食用,食用前加入味精。

  果品首选龙眼肉、苹果及立春、雨水节气时食用的果品。龙眼肉,一俗称“桂圆肉”,性温,味甘入心、脾两经,其含糖、含铁及维生素B2高,可改善思虑过度而致失眠或心悸。常与大枣相配,补益心脾两脏,达到“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的功效。

  惊蛰、春分节气好发疾病人群的饮食养生宜忌:

  哮喘多发于此期,饮食调养的方法较适宜于哮喘的轻度发作期或缓解期。饮食原则以停止食用过敏源食物,避免进食过饱,食物不宜太咸,忌烟、酒,慎用辛辣刺激食物,特别要禁食海腥油腻之物。在发作期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排尿。食物以充足碳水化合物保证热能供应;以乳、蛋、豆制品保证蛋白质的给养。对于肾阳不足的虚性喘病病人可以海马焙黄研末,每次冲3克,或以当归6克,海马3克,水煎服:针对五脏气血虚衰、中气不足的虚喘病人可以鹌鹑1只,不去毛,焙烧研末,每次10克,加红糖水融化,再兑入黄酒50克,一次服完,每日2次,予以调养。

  清明、谷雨 清明、谷雨是春季中最后两个节气,与前四个节气相比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常人宜食用味辛、甘,性热、温的食物。

  主食宜选用小麦、糯米,玉米相搭配,有条件者早、晚佐以牛奶姜糖饮。牛奶姜糖饮,需鲜牛奶200毫升,生姜汁5毫升,加白糖适量,放碗内隔水炖服。

  蔬菜以大众鲜绿蔬菜为主,以茼蒿、生姜相搭配为佳,大众鲜绿时蔬通常选用芹菜、菠菜、茄子等。有条件者可用当归炖母鸡。当归炖母鸡需当归15克,党参15克,母鸡1只(约重1500克)葱、生姜、料酒、食盐各适量。将母鸡去内脏,洗净,把当归、党参置于鸡腹内,入砂锅中,再加入葱、姜、料酒、食盐及适量清水,置于灶上,先武火煮沸,再改文火慢煎,直至烂熟即成,吃肉、喝汤。本品具有滋阴、养气补血,食之可缓解春季烦躁的心情及全身乏力易困的状态。

  果品以应季水果香蕉等为主,同时配食大枣。香蕉,又称“蕉子、蕉果”,味甘,性寒,入脾、胃经。它可缓解对胃黏膜的刺激,预防胃溃疡的发生,并对一些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有预防、保护的作用。适合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经常食用,但每次宜少量食用,多食会抑制胃肠的功能。

  惊蛰的含义篇9

  春

  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天文学上来说,这是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的时空。此时气候有了决定性的转折。

  雨水:据著名学者余世存介绍,春天的本质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发的职能必须有水,故立春之后,水行以雨水呈现,为春天加持壮行。

  惊蛰:惊蛰就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的发令枪一样。一枪打响,那些还在冬眠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而努力生长。

  春分:中国人称春分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对北半球的很多人来说,春分意味着真正的春天。

  清明: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舒展起来。此时扫墓祭祖,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

  谷雨:古代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说,民间对此的解释是,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老天让人民五谷丰登,故“天雨粟”,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

  夏

  立夏:中国先民是从空间意义理解夏的,夏字的本义是“面向南方”。古人以南为生,以北为死;以南为阳,以北为阴;以南为前,以北为后,即正南方是中国人的基准方向。

  小满:对先民来说,在小满节气里迎来“麦秋至”有重大的意义。品尝到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了新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的加持。

  芒种:芒种节气催生了一种职业――麦客,即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他们像候鸟一样迁徙,一路收一路走,等走回家,自家的麦子也熟了。

  夏至:在东西方文明的历史上,夏至都是最早确定的时间或节气之一。在对热的感受方面,东西方人是一致的。夏天热得狗都吐出了舌头,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 days”。

  小暑:夏至之后的几十天,就被先民形象地称为“暑”。暑字上的“日”代表此时大地上的万事万物都被太阳照耀。

  大暑: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即现代人常说的“桑拿”天。在古代,“伏日”也是伏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

  秋

  立秋:“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到了。

  处暑: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云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白露:古人以四时(春、夏、秋、冬)配五行(金、木、水、火、土),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秋分: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意味着隐居、避让,意味着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寒露:寒露r节中包含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九”在《易经》中是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又称“重阳”或“重九”。

  霜降:霜降日曾流行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例行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冬

  立冬:冬的本义是终结,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后来借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小雪:小雪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不仅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了霜,而且天空中的雨滴也变成了雪花。

  大雪:人类在大雪面前变成了风雅之士。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

  冬至:调时、定时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的本领。在北半球每年黑夜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黑夜最长的日子即是冬至。

  惊蛰的含义篇10

  所谓二十四节气,指的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署、大署、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不难得出结论,它是按照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进行划分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区分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学角度划分的,我们在高中的地理课本上就知道它们表达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预示着四季的伊始。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说明了降水现象,表示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小满、芒种则体现了有关作物的成熟与收成情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则表明气温的变化。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映射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二、二十四节气中关于信息符号的运用

  符号是普遍形式的一种抽象概括,它是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媒介,是短时间内掌握信息的一种简要方式。它在设计中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同语言符号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我们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方式当作符号,对这些元素的进行重排列跟组合,将情感传达给观众。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符号亦然,它既来自生活又提取的在生活之上。笔者认为二十四节气再设计选用的符号应属于符号中的象征符号,象征符号与其所涉猎的对象间或许没有必然或是内在联系,它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结果,即社会习俗。比如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桃子在中国人的眼中意味着长寿;8在生意人的眼中预示着发等等。符号的运用自身就是空间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利用它向读者表达自身感受或揭露一种社会现象,从而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体现出艺术品的最大价值。至于符号所传达的信息能否被观众确切、迅速且有效的接纳与认可,便成为衡量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由此可见,若想作品能够准确表达,符号运用得当很重要。在实践中,符号的运用和再设计,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设计师的基本功底与专业素养。任何一个符号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们需要通过特定的环境,有选择性地进行结合最终形成新的特征。

  三、结合现代平面设计分析二十四节气

  图形是人类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也作为最能传达思想感情的媒介之一,因而成为人类互相沟通的首选形式。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图像选用无疑是侧重自然的与民族的,所以对于二十四节气的视觉传达图形图像的选用是具有特色与浓郁文化色彩的。文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作为视觉信息符号,信息传播功能和视觉审美功能是文字的两大特性,其语言的视觉表现形式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它试图对文字在视觉上的传递、规律及传统和现代审美等功能中探索并产生具有独特性的视觉语言形式,从而足够表现出文字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意义。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先发制人的效果,它既是一种感受,又是一种信息。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配色素材的灵感来源于一些原始、古典、传统、民族的艺术中。在传统文化的作用下,现代色彩回归自然,并且展现出了它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色彩为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体现了一种心理状态,并对其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版式设计是构成设计的基本组成要素,它作为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现如今已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公共语言。文字、图形会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在版面上进行恰当的排列,这个编排技巧绝非看起来那么简单,还要对设计的视觉化与形象化进行思考,必要时会运用解构及重构的手法打开思维。排版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设计作品的直观感受,部分观众会根据对设计作品的第一印象决定是否继续接收这个作品想要传达的信息。

  四、二十四节气元素在平面应用的再设计方式

  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二十四节气元素,不能不加选择的照搬照抄,需要对二十四节气及相关文化有一个完整、正确的理解、吸收以及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将它们归纳分类整理。对二十四节气信息再设计笔者建议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主题鲜明,与色彩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图片文字的选用还是主次文字的布局;形式和内容上相统一,内容是设计存在的根本,是使作品富有内涵不空洞的灵魂;强调整体,同样的,无论是在内容上或者形式上,都力图使其风格统一化,方便读者能够更加迅速、准确的了解信息,并给人一种内部简洁有序、外部协调一致的视觉感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利用视觉元素来体现作品的传情达意,设计的目标是用文字、图形图案把想传达的信息转达给读者,使得受众看到这些视觉元素能够掌握作品想要传达的思想。设计要让读者观众感动,从而产生共鸣为你的设计叫好买单才是好的设计作品。材料质地的选取能触动人,图形和文字本身也可以打动人,色彩运用的巧妙更会吸引人,简言之就是将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目的的艺术化排列组合。

  五、结论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那么你知道惊蛰表示什么意思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目录

  惊蛰表示什么意思

  惊蛰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惊蛰节气农事安排

  惊蛰表示什么意思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这时候,气温回升较快,春意渐浓,特别是广西很多地区,气温回升更加快。这时候,仍然时不时有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这时节,人们更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减衣服,可以早晚穿披肩,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预防感冒。

  长卿在《惊蛰》一诗中云:“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惊蛰犹如平地一声雷,冬眠的虫子也苏醒了,家中的爬虫走蚁应声而起,开始摇摇摆摆地爬出洞穴,四处觅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田地里的虫害也增多了。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家中屋里的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编著的经典古传秘方《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消毒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和庭院中,希望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不要来骚扰自己。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在陕西一些地区,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惊蛰过后,才是真正春耕繁忙的时候,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要给冬小麦地耕地松土;而江南地区小麦已经拔节,在江南看到更多的是成片成片迎来蜜蜂和游人无数的油菜花开了,需要及时给予浇水施肥;华南地区早稻要开始播种,华南地区的山间茶树开始萌新,明前清茶已经可能出过一水了。

  <<<返回目录

  惊蛰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1、保持饮食清淡

  惊蛰后天气回暖,饮食上也应该从冬天喜浓厚味转变成性温清淡,尤其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蔬果,还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来帮助增强体质,抵御外界逐渐苏醒的病毒细菌。

  在众多的食材当中,尤其建议多吃春笋、芹菜等粗纤维素的食物,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身体新陈代谢并且吐旧纳新。另外我们还可以多吃点山药、韭菜、鲫鱼、香菇等,促进阳气生发。

  2、多吃梨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素有惊蛰日吃梨的习俗。专家称,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3、保持室内清爽干燥

  惊蛰的时节也是阴雨连绵季节的开始,尤其是南方会更容易出现潮湿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室内清爽干燥,否则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身体也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另外如果室内经常湿漉漉的,就难以避免湿气过重,人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就很容易会出现风湿疼痛的问题,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4、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专家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春雷响,万物长”。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5、预防肠胃病发作

  惊蛰前后万物逐渐苏醒,但这也意味着环境当中病毒和细菌不断活跃滋生,尤其容易引发肠胃方面的疾病。因此惊蛰前后在饮食上要讲究食物卫生,少吃冰冷食物,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并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侵害身体。

  6、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7、“春捂”保暖防感冒

  专家称,惊蛰节气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由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气候变化大,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冷暖变幻无常,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须知感冒往往是在气温上升或出汗时脱去过多的衣服,突然着凉时染得的。专家提醒,在天气回暖时,市民要适当地减少衣被,天气转寒时则要适当地增加衣被,不要怕麻烦。

  <<<返回目录

  惊蛰节气农事安排

  东北地区:全面开展耙压整地工作,秋翻地碎土耙压耢地,顶浆塌垄,春趟沟,秋挑茬地春合垄。山坡地和不宜保墒地顶凌播种谷子、春小麦、大麦和油菜。起粪、送粪和拍坷垃。山林防火。

  华南地区:惊蛰不耕田,不过三五天,解冻后抓紧耙地,多蓄水分。冬小麦普遍返青,追肥、浇水。早春作物播种,山药育苗。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西北地区:过了惊蛰节,耕地不停歇。春麦播种,春玉米耙耱保墒。冬麦田防禽畜为害。

  西南地区:夏收作物追施穗肥,加强薅锄,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南部和北部河谷播第一批双季早稻,其余地区播早玉米。甘薯育苗。抓紧翻犁板田板土、整理秧田、积肥造肥、处理种子等工作。

  华中地区:麦田肥水管理,看苗追拔节肥、看墒、看苗、看天浇灌拔节水。中耕除草壅根,防治病虫害。甘薯温床育苗。准备早稻育秧,春马铃薯切块催芽。油菜叶面追肥,防治病虫蔓延。棉田整地进粪。幼龄茶园定型修剪,成年茶园轻修剪,防治虫害。继续植树造林。加强畜禽防疫。

  华南地区:继续播早稻,培育壮秧,整理本田。中玉米播种,间苗、定苗。早玉米中耕、培土、迫肥。小麦收割。早黄豆播种,种春植蔗,春植蔗收获,处理宿根,秋植蔗中耕追肥。

  华北地区:惊蛰时节,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

  <<<返回目录

  二十四节气惊蛰表示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 关于24个节气中惊蛰时节代表什么意思

  ★ 惊蛰节气介绍

  ★ 详解二十四节气——惊蛰

  ★ 惊蛰的含义是什么

  ★ 关于惊蛰是什么意思

  ★ 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 2022年惊蛰节气寓意含义

  ★ 2022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导读:不同于立春节气那么具有代表性,大多数人对于惊蛰这个节气或许都有些许陌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介绍下惊蛰代表的寓意是什么,看看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

  惊蛰

  惊蛰代表的寓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等到惊蛰时节,气温会快速回升,农民往往在这个时节开始春耕,同时这也是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重新开始复苏的时刻。

  惊蛰节气的含义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

  惊蛰节气的习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惊蛰

  3、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打小人”驱赶霉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惊蛰代表的寓意是什么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欲了解更多惊蛰习俗、常识、养生、食谱请点击》》》惊蛰是几月几日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猜你想看

  惊蛰是春天还是夏天 惊蛰是哪个季节的节气

  关于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 惊蛰的古诗词有哪些

  惊蛰节气习俗 惊蛰节气习俗有哪些

  惊蛰是一年中的第几个节气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

  惊蛰节气的养生知识 惊蛰节气如何养生

  关于惊蛰的四句古诗有哪些 描写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惊蛰表示什么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山坡地和不宜保墒地顶凌播种谷子、春小麦、大麦和油菜二十四节气惊蛰表示什么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二十四节气惊蛰表示什么意思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