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22 23:17:22

倦绣图古诗唐代诗人倦绣图诗句解析及赏析

本文目录

  1. “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是什么意思?
  2. 倦绣佳人幽梦长写的是什么季节?
  3. 形容女性头发的诗句秦观?
  4. 红楼梦第23回好词好句赏析?
  5. 蒲松龄恋爱观给人的启示?

“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是什么意思?

公子王孙追戏作乐,闲驭骏马于百花美人间;好女佳人倦怠绣锦,闷倚珊垫轻掩闺阁槛

倦绣佳人幽梦长写的是什么季节?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龙鹦鹉唤茶汤。这是红楼梦唯一一首描写夏天的诗

形容女性头发的诗句秦观?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4.鬓似乌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发蕊。

5.罗裾有长短,翠鬓无低斜。 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

6.鬓挽乌云,眉弯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

7.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8.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

9.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10.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11.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红楼梦第23回好词好句赏析?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诗词曲赋鉴赏

【四时即事】

【说明】

《四时即事》是贾宝玉进了大观园后,写自己一年四季与姊妺丫鬟们相亲相近的生活情景的诗。以当时的事物为题材的诗叫即事诗。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包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小言频。

【注释】

1.“霞绡”二句--意谓任凭锦被铺着,绣帐挂着,深夜中隔巷更鼓之声已隐约可闻,但自己并无睡意。幄,帐幕。蟆包,也叫虾蟆包,夜里打梆子报时间的声音。《事物纪原》:“夜行击柝代更筹,曰虾蟆包。”现通行本“蟆包”作“蛙声”,隔巷市井,何来蛙声?且诗中并无写蛙必要,当是后人不懂得“蟆包”臆改的。真,真切,清楚。

2.“枕上”二句--这是说卧床而未睡,听见窗外雨声微觉寒意,更感到眼前青春欢乐总难长久,犹如好梦易逝。春色,喻说人事,不是实写。

3.“盈盈”二句--上句因所见而感,下句从听到夜来雨声联想到花愁而有所感。所谓“怯风思鹤冷,闻雨为花愁”(方岳《不寐》诗)之意。嗔,生气。两句为黛玉写照。

4.“自是”二句--意谓娇懒惯了的丫头已拥被欲睡,不耐我在她耳边还谈笑不绝。自是,本是。小鬟,年纪小的丫头。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注释】

1.幽梦--深沉的睡梦。引申为好梦、香梦。

2.“窗明”二句--意思是说以为明月映照着窗子,原来是打开了镜匣;以为云雾缭绕着房间,原来是点燃了香炉。句意仿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麝月,徐陵《玉台新咏序》:“麝月共嫦娥兢爽。”指月亮。又“麝”与“射”谐音。檀云,香云,香雾,因檀木是香料。品,品评,赏鉴,这里引申为点燃。御香,宫中所用之香,也泛指贵重香料。

3.琥珀--松脂化石,半透明。这里指琥珀色。荷露,酒以花露名,见《通俗编》。滑,指酒味醇美。玻璃,一种碧绿有光泽的矿物,汉代即有此名,与现在的玻璃不同。“荷露”、“柳风”又同是夏景,并借用联想修辞,即荷翻露珠似倾杯,柳垂堤岸如碧栏。唐代李宗闵“暑月以荷为杯”。见王谠《唐语林》。

4.齐纨--细白的薄纱绸。古代齐国风行穿纨绮,所以叫“齐纨”。这里指小姐、丫鬟们的衣衫裙裾。有人以为是指纨扇,不对。诗写清幽,不写闷热。上句说“柳风凉”,结句说“帘卷”,都不离风。《汉书》中有“轻纨夏服”之语,此正写风动纨衣纨裤的惬意。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注释】

1.绛芸轩--贾宝玉的住室名。

2.桂魄--月亮。传说月中有桂树,遂以月为桂之精魄。浸因月光如水,所以用“浸”字。茜纱,染色丝织品的一种,这里指窗纱。

3.“苔锁”句--说石上裂缝皱纹都被厚厚的青苔盖满,变得柔软平滑,可以让鹤憩息了。

4.“井飘”句--井栏上桐叶飘落,栖鸦为秋露所湿。有夜深时久之意。

5.“抱衾”句--用《会真记》红娘抱衾而至事。金凤,指有金凤图案的被褥。

6.“倚槛”句--写望月的情怀。翠花,首饰,翡翠之类镶嵌的簪花。诗中常以落翠遗簪写富家小姐的闲散奢靡,如“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落翠满街中”。小说初稿中曾写过秦可卿“遗簪”的情节,后删去。有人解“落”为“卸下”,亦可通。

7.酒渴--酒后口渴。

8.沉烟--指炉中的深灰余火。索,索取,要求。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注释】

1.梅魂竹梦--以梅竹入梦点染冬夜冰雪寒冷,为下句铺垫。

2.锦罽鷞衾--织出锦花的毛毯,雁凫绒里的被褥。罽(音季),一种毛织品。鷞,雁类的一种。

3.“松影”句--松耐冬寒,又常以鹤为伴,借以写清冷孤高。

4.“梨花”句--虽满地梨花,但并非春天,所以说“不闻莺”。以梨花喻雪。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女奴”句--写冬夜严寒,女奴怀冷而加“诗”字,用汉代郑康成家婢女都能诗,日常对话动辄引《诗》语的典故。

6.“公子”句--写冬夜严寒,公子穿戴着貂皮尚嫌酒力不足御寒。酒力轻,不是人的酒量小,而是说酒的劲头不够。

7.试茗--古代上层人士讲究喝茶,不同品种的茶,烹烧的火力时间不同,要恰到好处才不失香变味,所以要“试”。如宋代蔡襄《进茶录序》说:“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闻有。”

8.“扫将”句--扫雪烹茶,取其洁净,书中妙玉曾言及。

【鉴赏】

贾宝玉一方面是敢于蔑视传统礼教和儒家思想主张的大胆的反抗者,一方面又是过惯了吃喝玩乐的寄生生活的公子哥儿。当他初进大观园,暂时地感到“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的时候,他更多的是个“富贵闲人”。《四时即事》诗即是他这一面生活的自我写照。但大观园不是世外桃园,它同样存在着污秽、眼泪、挣扎和反抗。当宝玉领略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时侯,他就不能再悠然闲适下去了。于是,愤懑、痛苦、绝望,终至以“悬崖撒手”来抹去他身上的粉渍脂痕。《四时即事》诗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是贾宝玉那样的人所经历的道路中必然会有的一个过程,由他自己作诗来加以概括,是情节结构上的省盘。

蒲松龄恋爱观给人的启示?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广为流传的文化巨著,虽然不可避免的有着时代和作者认识的局限性,但是却不乏一些人类自古以来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共通理想。这充分表现在蒲松龄的文字里。

他笔下的婚姻爱情大多是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聊斋志异》中的大部分爱情始终贯穿着纯洁、忠贞和美好,歌颂男女间真挚纯洁、坚贞不移的爱情,肯定了他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同时也揭露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男女爱情不得善终的罪恶。

在蒲松龄的笔下,这些青年男女视封建礼制于无物,他们大胆的追求,敢于对自己的爱情做主,作者对他们的行为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许多作品俨然是自由恋爱的热情颂歌,赞扬了那些勇于追求真爱的多情少年。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疑是十分难得的。

1, 歌颂两情相悦,互为知己的爱情

《聊斋志异》以婚姻和爱情的基础为“知己”的主线,描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赞颂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恋爱。

如《连城》中,对女主角连城的介绍是“工刺绣,知书”,并未提及其容貌。乔生倾心于连城并非其美貌。其后,乔生为连城刺绣“倦绣图”题诗,诗里也只突现对其绣艺的称赞,并无爱的倾慕。乔生对连城产生爱情是在连城对乔生“逢人辄称道,又遣媪矫父命,赠金以助灯火”之后。乔生叹曰:“连城,我知己也!”倾心于连城,非因其容貌。可见,男性爱慕女子,不是因色生情,而是因感生情,不只爱女子之姣好容貌,亦爱其智慧才识、嘉德懿行。

《连城》具有明显的道德进步,爱情的基础从注重相貌、家世背景转向追求心灵契合、思想交融。连城追求并珍惜美好的爱情,她对乔生的爱在精神上、道德上得到了升华,连城实乃《聊斋志异》中极为成功、甚是鲜明的女性形象。

2, 倡导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爱情

现代社会,爱情、婚姻一直是人们茶前饭后最具嚼头的话题,人们习惯于倾听爱情的美好、温馨、感天动地,乐于见到出其不意又打破常规的恋爱方式。但在封建思想,陈旧观念腐蚀影响下的旧中国,爱情和婚姻就像是一个苦水里泡大的孩子,饱含着无尽的辛酸和泪水。

然而蒲松龄却在《聊斋志异》中以大胆的构思,诚挚真切、生动形象的地勾勒出自由恋爱,打破规矩,大胆追求真爱的诸多美妙的爱情故事。他们看重自己的内心,敢于挑战封建的思想观念,敢于成为婚恋的主导者。

如《红玉》中的红玉主动爬上了冯家的墙头,不含遮掩,不添虚假、天真无邪的对着冯生颔首示爱,随后“生大爱悦,与订永好”。红玉和相如的爱情不乏单纯,却充满真挚,简单率真亦是勇敢而为,突出表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以及大胆追求的无所畏惧。

再如《鸦头》中的鸦头,一见钟情于王生,初次相见便“ 秋波频顾,眉目含情”,最终竟发展到与所爱之人携手私奔的地步。

她们抛开了世间一切循规蹈矩、封建教条,勇敢而发自内心地追求着爱情和婚姻自主权利。这种在互有好感一见钟情的基础上大胆争取孜孜以求的爱情,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现代婚恋成分,它表达了两性之间不受奴役的爱情理念,开放大胆追求真爱的人性光辉。抒发了人间被压抑的爱欲,故这种爱情在当时已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倾向。

这类以男女相悦为前提的两性结合,代表着蒲松龄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悬笔一撅,便挑起了千层白浪,泼墨一撒,便造就了千古流芳。

  • 倦绣图古诗唐代诗人倦绣图诗句解析及赏析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