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6 20:13:55

课程设计亮点

今天给各位分享课程设计亮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设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课程设计亮点十篇

2、课程设计亮点

  课程设计亮点篇1

  【关键词】:教学设计 关键环节 亮点体现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实质上就是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教学,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是不可能上出亮点出来的。教学的“亮点”是建立在教学的最优化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低耗高效”的教学,那么我们如何让课堂教学上出亮点来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亮点体现在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堂课能否成功,能否有“亮点”,首先是有没有注重教学设计,因为教学设计就是一堂课的导航系统。教学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随意性。教学设计要达到有效设计,就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1 对文本的解读是有效设计的基础。要做到有效设计,解读文本是关键,因此,在读文本的时候,要大体了解文章的内容,要了解段落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文段内部层次,明确论点及分论点,快速把文章的结构明确。这就为教学的亮点提供了依据。

  1.2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一堂课的亮点,实际上体现在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让学生有什么收获?要完成多少教学任务?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规范的教学设计应实现四个要素: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让学生学有所得、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让学生表现的程度。

  1.3 训练设计是有效设计的重点。

  目前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重复和简单的训练有不可推诿的重要责任。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亮点,就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在训练设计上要做到精当、典型、示范。习题要精选,设计要精当,要具有普遍意义,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并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二、 亮点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关键节点要使课堂教学凸现亮点,就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

  2.1 有效的精讲,到位的传授。一堂课,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要把重点讲透,把难点讲清。这样的课才是有效的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精讲,让学生悟出道理,掌握要点,使传授的知识到位,做到不该讲的坚决不讲,绝不浪费学生的时间。有效的精讲,就是要求教师讲必要的知识,同时讲清知识的要点及知识的结构,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让学生易懂易记。

  2.2 有效的提问。课堂提问不是满足于热闹,不是追求形式,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要能做到有效的提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①要提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②要能有一定开放程度,面不是封闭充塞的满堂问。 ③有效提问应具有深刻性,能引起学生的深思,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④有效提问要注意对象的层次化,让不同学生都能拥有思考的兴趣,都能拥有思维的张度。

  2.3 有效的关注和倾听。有效的关注和倾听就是指老师对学生有效的关爱和尊重。一堂有效的课,没有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是无伦如何也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要实现有效,老师就必须把课堂的中心工作由关注教案转到关注学生的学况上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上来,要做到师生的情感交流的和谐。我市教研室领导提出的实现课堂教学和谐的“三用”原则,即用好你的眼睛,用好你的语言,用好你的身教。

  2.4 有效的反馈、反思和反复。要使课堂教学有亮点,就必须要做到反馈、反思和反复。这里所说的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积极的反馈中实现和学生的精彩互动。反思即指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对自己学习的行为、学习的习惯按照标准进行对照,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高效益的课实际上就是反思的课。

  三、 亮点体现在“四动”上“四动”即生动、主动、互动、心动。

  “生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各种科学的教法和手段,善于开发来自学生的、生活的、媒体的、环境的各种教学资源,向生活开放,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精神层面和人文素养的深度拓展,能有跨学科的资源整合,能善于捕捉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生资源,通过各种手段,激活课堂。“主动”就是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去亲身感受、思考,让学生有机会去讲,去议、去练,去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去体现自己的个性特长,有利于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爱好去探索、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率。

  “互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对话和交流活动,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和智慧,教师也从学生那里得到回报,双方均以自己的行为促成对方完成教与学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是一条战壕里战友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和学只有在乎等的民主氛围中,才能充分体现互动,才能使教和学在和谐共振的氛围中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课程设计亮点篇2

  关键词:微课;设与制作;Camtasia studio 8.0;实用技巧

  为了教学的连贯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师或者教师团队往往需要制作一系列的微课。那么如何借助教师团队制作出高质量的系列微课呢?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制作团队化

  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制作系列微课时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挖掘每个教师的优点并充分加以利用,如嗓音好、发音标准的专门负责配音,技术好、美工好的可以负责课件的制作和后期的剪辑,擅长教学设计的负责脚本设计等。

  二、流程标准化

  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我将微课制作的过程分为七步,遵循这七个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微课都能达到比较高的质量。

  1.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大体上可以包括时间的规划、人员的分工、微课制作的技术标准,还包括环境及设备的测试。

  2.选取知识点

  选取的标准是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学生稍加探究就能掌握的知识点不选,教师几句话或者简单演示就能讲明白的不选。一个微视频只讲一个点。

  3.脚本设计

  这个环节是能否出精品的关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通常遵循开篇点题、精确讲解、总结拓展的原则,讲解过程做到“精”和“确”,“精”就是惜字如金,“确”就是准确到位,并给予学生拓展的空间。

  4.准备素材及制作课件

  挑选素材通常跟脚本设计交叉进行,好的想法不一定有合适的素材,而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可能又会激发新的想法。准备素材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有时盯着屏幕眼都花了也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5.微课录制

  无论是使用摄像机录制实验操作,还是计算机录制屏幕,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第一,开始录制前一定要确定好录制和导出视频的分辨率,而且一定要先调整好屏幕分辨率后再录制,否则大分辨率录制,而又以小分辨率导出,就会导致视频很模糊。

  第二,如果是录制屏幕演示操作,最好采取两名教师共同录制的方式,一名是专职配音员,另一名是脚本设计者,由脚本设计者操作,配音员同步配音。这样最大限度地实现声音与操作的同步,录音和操作都会非常从容,从而为后期的剪辑节省时间。

  6.后期剪辑

  网上录制及剪辑视频的软件有很多,我最常用的是Camtasia studio 8.0,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声音方面:录制时将录制音量调到三分之一处,并将麦克置于远离嘴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喘息的噪音;台式机录制经常会有较强的电流干扰声,试试更新一下声卡驱动可能会有改善;笔记本加手机耳机的搭配录音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画面方面:课件与录制画面分辨率一致,至少保证比例是一致的;在不同场景间使用统一或者风格类似的转场、标注、字幕等,这样可以让微课显得更专业;不建议在视频中加入整段的字幕,会分散学生对教师操作的注意力。

  7.备份打包

  将微课录制的源文件进行备份,以防丢失。将最终导出的微课以及与微课录制相关的文档、素材等进行打包整理。

  遵循以上七步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所制作微课的质量,并且保证制作的系列微课具备相近的风格,从而便于学生学习。

  三、Camtasia studio 8.0实用技巧

  课程设计亮点篇3

  【关键词】校本课程;“两院一校”;顶层设计;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17-02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24)会长,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早已声名在外,他们的相关成果“少年农学院――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先后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藕小基于“生活课程”的理念,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校园生活课程化”的主张,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提出了一些亟待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考察和多次听管国贤校长的介绍,我认为藕小最大的特色在校本课程,他们确实用心、用力、用情,做亮了校本课程。

  一、亮在课程目标

  目标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学校课程目标则是指向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藕小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意识的,这从“理论篇”中可以见到,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教育发展经历了生存引导―生活引导―价值引导几个阶段。价值引导关注人灵魂的生长和潜能的激活、发挥。藕小提及《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一书的观点,当代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能自信地理解和应对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的21世纪技能。近几年,我一直关注美国教育“适应性”的目标:要让学生适应科技和社会发生的变化,并能通过教育积极引导这种变化。大概是考虑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藕小提出“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的培养目标。目标的提出似乎是直觉性的,尚需再斟酌,但指向是明确的,即希望培养学生的适应性,这体现了价值导向,而且这种目标的达成,期待校本课程贡献力量。藕小认为方向比方法重要,也算是一种源自实践的体会。

  二、亮在校本特色

  顾名思义,校本课程的特色源于其所处的地域和学校,在这方面,藕小做足了文章。藕小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农业、农村、农民,应该是他们文化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于是学校从2003年起,组建了“少年农学院”,规划建设了实践基地,开发了“少年农学院”课程;藕小于1995年创办了“少年军校”,基于学校的这一传统项目,在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中,藕小赋予了“少年军校”新的内涵,把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少年军校的建设结合起来,发展了“少年军校”,也建构了校本的德育机制;基于学校的人脉优势,藕小2007年启动“少年书画院”建设,并挂牌“无锡市徐悲鸿美术学校”,开发少年书画艺术校本课程。“两院一校”是藕小校本课程的主体,它们都是在藕小地域文化的土壤提炼出来的,这就是藕小的课程特色体现出的内在性特点。

  三、亮在顶层设计

  与有些学校校本课程叠加式、碎片化不同,藕小的校本课程十分重视顶层设计,这使得课程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一是目的明确。藕小强调校本课程基于“普及”加“提高”的理念,“两院一校”指向所有学生,又让全体学生有所选择。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必须体现基础性、全体性、选择性。基础性是基础提高的使命决定的,全体性是指惠及所有学生,选择性是指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个性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精英化、一刀切这些弊病在藕小是不存在的;二是以“纲要”为纲。藕小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依据相关课程标准和文件,根据学生需要编制了课程纲要,纲举而目张,所有课程行为都成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任务分解清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哪个年级、哪个学期达成怎样的目标,谁去做,谁去督促评价,一清二楚,有序而行即可见效。

  四、亮在开发实施

  藕小的校本课程建设,一是以物态化建设为基础。后建的“少年书画院”,也在2009年建成了1800平方米的艺术楼,并建有国画室、书法室、陶艺室、美术室、创作室等专用教室;“少年军校”建有陈列馆和军事拓展基地,还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少年农学院”建设了占地1公顷的实践基地。这些物态的基础建设,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二是以活动项目为抓手。“少年农学院”的1公顷地,因道路建设被占用,在更换课程过程中,藕小以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发“我是小小种桃人”“我是小小花艺师”“我是小小蔬食家”“我是小小研究员”等活动项目,并重建物态化场所,有序开展活动。“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也是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线索,有效组织课程实施。三是以评价为保障。“两院一校”“课程纲要”都包含课程评价的要求,同时结合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以及具体项目的评价要求,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让数据说话,对师生参与课程开发实施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

  五、亮在科研引领

  藕小的校本课程有总的课题――“小学校本课程生本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同时它也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统领了学校所有的校本课程。“两院一校”又各有课题,而且藕小总能在结题之后提出新的研究主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藕小的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构成了良性循环,并不断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鼓励师生在参与课程建设中提炼经验,抒发心声,并推荐发表。仅以“少年农学院”为例,学生撰写的观察日记、小论文等多篇在《中国儿童报》《少先队小干部》《学习方法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教师围绕“少年农学院”的课程实践展开研究,已有80多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科研引领,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提炼经验,推广成果,而且能使学生们的课程参与更有意义,使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成为高品质的专业生活。

  课程设计亮点篇4

  一、重视开场白――为自己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师生见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对于自己的亮相一定要精心设计,力图给学生留下一个最深刻的第一印象。

  一般来说,教师的亮相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外表,一定要干净利落,显得精神饱满。但教师仅有外表是不够的,还要把自己最突出的教学优势表现出来,尽量在第一次上课就能赢得学生的尊敬甚至是崇拜,这能为以后师生更好地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该如何设计下一步的亮相呢?最重要的是分析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点“量身定做”。比如,有的教师,尤其是现在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英语功底不错,就可以用英语设计自己的开场白,让学生从佩服教师流利的英语,开始对教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有的教师擅长绘画,就可以事先画上一张化学家的头像或者火箭升空、陶瓷写生的作品,从精美的图画开始讲述化学发展的历程,从而引入话题;还有的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就可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上自己的大名或自己最想与学生分享的一句话,从与学生的交往开始进入课堂教学……这些都是很好的亮相设计。

  我校有一位教师,字写得不怎么样,但电脑水平不错,他就用电脑制作了一个漂亮的课件、动画等,带着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了第一节课。精致的画面、悠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和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大开眼界,他成功地扬长避短,给了学生一个最佳的第一印象。对这位教师来说,这就是最聪明最精彩的亮相设计。

  二、从趣味实验入手,让学生“一见钟情”――为化学知识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教师自身的亮相虽然重要,但不应该是第一节课的重头戏,而仅是一个引子,接下来要完成的则是为化学知识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会学、勤学。因此教师第一节课的另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清晰、生动和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教师可以运用这一功能,在课堂上安排几个有代表性的、趣味性很强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点灯”、“变色龙”等,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化学的变化莫测。

  教师可再布置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实验。

  1.捉迷藏:用玻璃棒或毛笔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猫(或其他图像),把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的瓶口上方,滤纸上会很快出现一只红色小猫;再把滤纸放在盛有浓盐酸的瓶口上方,小猫会渐渐消失。可反复操作。

  2.密信: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液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纸上会立即出现红色字迹,再放在通风处,字迹消失。

  以上实验虽然简单,但有着不同的实验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亲自动手,能体验实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立即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兴趣盎然,就会产生探索其中奥秘的冲动。

  接下来,教师要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学习化学充满信心。结合新课程理念和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特点,化学知识难度不高。学生刚升入初三,又要接触到一门新课程,学生肯定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第一节课教师可以不直接进行新课,而要让学生先浏览课本全部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观看目录,让他们了解本册书要学习哪几个单元,每个单元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通览全书后会发现原来这门新课要学习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燃烧、灭火等比较熟悉的物质或知识,这样就会大大缓解恐惧心理,在第一节课就充满信心。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为探究性学习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探究性学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但现在的学生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在第一节课里,教师为探究性学习方法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就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法。那么,教师在向学生对知识网络进行介绍时,就要对课程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一点说明。在这一部分里,教师可以侧重以一个课题为例,阐述一下如何对它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个课题可以很小,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下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说:“现在我们来研究‘纸’,那么,可以研究些什么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研究纸的种类、用途,调查居民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纸是哪几种、平均月耗纸量多大,去工厂了解造纸原料的来源、成本、原料与纸质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去造纸厂检测污水排放的情况等。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可以做出不同的课题,也要运用到很多科目的知识和各种能力。整个过程,包含查资料、调查、实验、数据分析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像这样以研究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就叫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就会有最初步的认识。

  课程设计亮点篇5

  关键词:单片机;仿真;案例教学;教学改革;电子竞赛

  单片机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单片机的概念多、专有名词多、内容抽象、指令丰富,且软、硬件发展很快,新器件不断,故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单片机时感到郁闷,实际使用不知如何下手,不能真正掌握单片机技术。因此,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了解新技术又能对单片机的应用技术融会贯通;如何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理解和掌握单片机技术,是在单片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课程特点,我们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教学理念,以达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1]。

  一、单片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

  教师上理论课时,先讲述单片机的理论知识,如讲述单片机的概述与发展,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及I/O接口电路,而讲述单片机实例的课时比较少,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学生在学理论知识时,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调动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学习会感到很盲目,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不了很大的兴趣。

  (二)传统的教学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环节分为实验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两部分。实验教学环节一般采取单片机实验箱,学生做实验时根据实验连线步骤连接好硬件电路,下载现有的实验程序,得出实验结果,一般只能起一个验证过程的作用,学生缺乏对整体电路的设计,也缺乏修改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机会,从而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环节,对于设计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要涉及到很多的单片机的专业知识,很多同学只是在网上下载一些实例,按照资料设计硬件电路图,复制其程序生成HEX文件,然后联调就基本仿真通过。如果要求他们改变或增加一些功能设计,很多同学基本完成不好,主要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基本没有搞懂对应的知识。

  二、单片机课程仿真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单片机案例教学简介

  单片机案例教学就是将单片机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溶入到包含这些原理的实际项目例子的讨论与讲解之中,基于项目开发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2]。

  (二)单片机案例确定

  经过教研室教师对单片机案例进行设计,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点都包含到以下几个案例中。单片机案例从难易程度暂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基本掌握单片机的I/O口的使用,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阶段为中等难度阶段,需要掌握单片机与各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第三阶段比较难,涉及到的传感器驱动程序比较复杂。

  (三)单片机课程仿真案例具体实施

  1.教师进行具体案例任务的确定,并确定相应的单片机知识点,针对各个具体的案例,老师进行设问。同时,课前将下一堂课的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熟悉每一个案例的材料,针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分小组思考和探讨。

  2.在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每次教学过程均围绕一个案例进行各教学环节的组织,以任务目标为主线,结合相应案例对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针对任务和要求进行分析,并对实现的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功能设计。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方法,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3,4]。

  3.将实践教学环节溶入课堂教学,学生实践环节以课堂教学任务为对象,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绘制硬件电路图,用KeilC软件进行软件程序的编写,然后进行联合仿真调试。教师对学生调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操作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点评,并要求学生在已经实现的硬件电路和程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

  4.具体仿真案例教学的举例———交通灯案例分析。

  第一,确定具体任务和要求:设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红、绿、黄共12个(或者6个,其中东西一组,南北一组)LED信号指示灯,南北方向的绿灯亮27秒,黄灯闪烁3秒,东西方向的红灯亮30秒,然后南北方向红灯亮30秒,东西方向绿灯亮27秒,黄灯闪烁3秒,依次循环,数码管倒计时显示,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四个方向交通灯全部为红灯。要求利用并行接口芯片8255扩展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软件流程图和程序。

  第二,确定交通灯案例的相关单片机知识点为:并行I/O接口芯片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设计,以及其相应的8255的驱动程序,定时器和中断程序,数码显示电路和按键电路驱动程序等。

  第三,针对交通灯案例老师准备的问题:问题1:为什么设计黄灯和黄灯闪烁如何实现?问题2:倒计时1秒应该如何实现?问题3:紧急情况用什么来实现?单片机交通灯仿真图如图1所示。图1中南北方向红灯亮,东西方向绿灯亮。P1口提供南北方向的段码,P2口提供东西方向的段码,P3.0-P3.3分别提供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数码管的位码,P0.0-P0.5分别提供6组交通指示灯。

  三、单片机课程仿真案例教学的考核

  单片机案例教学考核方法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它直接检验单片机教学的效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考核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考核一般采取开卷考试、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作业、随堂测试以及课堂表现和回答老师的提问情况等。实验成绩占30%,主要考查学生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编程能力,在完成基本的实验任务时,然后根据思考部分的提问进行相应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修改。开卷成绩考试占50%,主要考查学生单片机理论知识、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

  四、结束语

  文章针对传统单片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单片机案例教学方法,将单片机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案例中去,在讲述案例的同时插入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单片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基于单片机案例教学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学生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和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陈锟.单片机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7):10-12.

  [3]李冰.单片机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101-103.

  课程设计亮点篇6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科学;优越性

  引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掀起了一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浪潮,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里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而是非常强调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好引导启发等工作。当探究式学习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许多弊端逐渐显现。如过于重视操作过程,科学课上成制作课、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方法的教育等。除此,教学工具与教学课堂的不和谐同样降低了教学效率。例如“黑板+多媒体”模式,教师在操作多媒体时,会被迫固定在同一地方,书写板书时又不可以操作多媒体,这样给教师带来极大的不便,并且教师奔波于多媒体与黑板之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其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教学资源不易保留,教学过程不易记录,师生交互性很难实现等也是其无法克服的缺陷。基于此类问题,必须出现另外的模式才可解决。于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应运而生。

  1. 电子白板概述

  1.1电子白板的定义。“交互式电子白板指的是由电子感应白板(硬件)与白板操作系统(软件)的集成,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成为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输出设备,成为人机与人际进行多重交互的智能平台。”简言之,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既具有普通白板与联网多媒体计算机功能,又可以实现普通白板功能与计算机功能以及软硬件功能与教育资源、人机与人际的多重交互的电子感应屏板。

  1.2电子白板的优越性。首先,电子白板解放了教师,使其不再受困于多媒体前,教师不再是鼠标的“点击者”而是课堂的“点拨者”,更好的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批注、屏幕录制器、回放等功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可能;学生主动探究,科学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

  最后,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师生对话与互动提供了基础与前提。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体验探究过程,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 《多样的面孔》案例分析《多样的面孔》一课是豫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地球与宇宙”的学习领域,通过第四册前几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多个“做中学”活动的锻炼,已经逐步学会能组成小组,明确分工,学会了准备材料,能小组协商活动规则,能对提出的探究问题制定出书面研究计划,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对作出的计划进行评估和选择。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对月球坚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强化制作研究计划和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探究过程能力的培养。

  2.1教学设计。主要教学过程白板操作创设情境运用联想、

  类比的方式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经验,总

  结概念 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白板上的图片。

  师:通过仔细观察,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很多表情的图片,有高兴的、调皮的、悲伤的。

  生2:我看到还有大笑的小孩,生气的小孩。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的也不错,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表演其中一个表情吗?

  生:愿意!

  师:表演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一位同学表演,另一位同学来猜好不好?

  生:好。学生表演师: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我们有这么多表情,那月亮有没有啊?生:有。

  课程设计亮点篇7

  关键词:有效的课堂;生成;活力;铺石引路;点石成金

  “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预测,但无法规定的。”留意我们的课堂,由于参与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语皆是生成的素材,在这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组织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能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同时还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一成不变的课堂场景变成充满乐趣的画面,流淌着课堂生命的活力。如何把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加以过滤、把持和整合,使教学过程感性化,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精心预设,铺石引路

  数学教学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有效的生成离不开预设,而精心的预设需要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体现其价值。只有课前的胸有成竹,才有课上的游刃有余,备课要从注重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而且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深入理解教材,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精心布局教学弹性流程,给预设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度和包容度,从而在上课时才能临阵不乱,收获生成。

  二、锁定亮点,点石成金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形成。”在教师的诱导或在某种情景下,课堂亮点要从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运用知识这方面入手,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当生成亮点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把生成纳入预设内容中,当生成部分很有价值,教师就要适当舍弃自己的预设。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丢失不了基本的内容,与此同时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精心设计、诱导可以当作预设课题亮点,教师灵活巧妙利用。不可预设的课堂亮点更显珍贵,教师必须对这些“节外生枝”及时审度,因地制宜,锁定亮点,与学生共同构建灵活开放而生成发展的课堂。唯有如此,张扬他们的个性,绽放思维的火花。有了师生互动的即兴发挥创造,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枯木逢春”。

  三、放大生成,金石为开

  锁定亮点继而放大生成。放大生成,不仅解决了所生成的问题,还让学生在思辨、修正和提升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广泛的活动经验,使探讨过程充满着激情与活力。放大生成,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封闭的心智,激发学生囚禁的情愫,使数学学习从注重实用“知识”转化为开发学生的生命“智能”。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把动态生成性资源,加以过滤、把持和整合,让课堂成为师生智慧碰撞、师生平等交流、学生提升素养、积淀素质的活力课堂,愿我们的数学课堂多点生成,多点动态,多点灵性和活力!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亮点篇8

  关键词: PLC课程 项目教学法 运用途径

  1.引言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现代工业控制的基础部件,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集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使用灵活、编程简单等优点,现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PLC课程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PLC课程理论知识抽象,同时课程实践性强,强调技术应用,要求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PLC课程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PLC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能提高学习效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项目教学法

  传统的PLC教学重视课堂教学,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忽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PLC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PLC项目教学法后,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后,企业反馈情况良好。

  3.PLC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PLC应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PLC综合应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掌握PL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以上能力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三菱GX软件,能够熟练使用三菱PLC各种指令进行程序设计编程,能够熟练进行模块的接线,能够对设计电路进行安装和调试,并对一些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常用PLC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功能、适用领域等;掌握PLC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硬件连接、软件编程等。

  4.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运用途径

  4.1项目设计

  首先,在确立项目之前,教师应该对专业的应用方向进行调查,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分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项目。还要从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实现任务的能力来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样效果才明显。其次,项目要具有实用性。教师必须在项目设计上突出职业性,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来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具有一定解决现场问题、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设计一些来源于自动化生产实际的项目,如机械手、交通灯控制、自动售货机、电动机Y-启动等,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对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有一定帮助作用。

  4.2项目运用过程

  下面以交通灯控制系统的项目教学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步骤。

  4.2.1确定项目任务。教师分析项目要求,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用PLC构成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并讲授定时器指令和编程软件使用等相关理论知识,明确操作内容和基本步骤,使学生对项目有一个整体认识和了解相关知识。

  项目要求: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如图1)受一个启动开关控制,当启动开关接通时,信号灯系统开始工作,且先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当启动开关断开时,所有信号灯都熄灭。南北红灯亮维持25秒。东西绿灯亮维持20秒。到20秒时,东西绿灯闪亮,闪亮3秒后熄灭。在东西绿灯熄灭时,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秒。到2秒时,东西黄灯熄灭,东西红灯亮,同时,南北红灯熄灭,绿灯亮。东西红灯亮维持25秒。南北绿灯亮维持20秒,然后闪亮3秒后熄灭。同时南北黄灯亮,维持2秒后熄灭,这时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周而复始。

  4.2.2制订计划。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分工合作共同制订工作计划。

  4.2.3信息搜集阶段。学生根据项目内容,收集和整理信息,写出控制系统的I/O表。

  4.2.4运用阶段。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完成梯形图编程,完成I/O接线,并调试程序。学生在项目运用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动手能力,突出实践性。

  4.2.5评价阶段。教师先进行项目验收和评价,好的给予积极肯定,对不足方面提出建议。随后教师再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拓展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结合应用定时器和比较指令,重新编写和调试程序,从而达到本模块的教学要求。另外,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去思考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应用性人才。

  5.结语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PLC课程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亲手编程、实际接线和程序调试,并对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课程设计亮点篇9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备课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83-02

  备课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指在对所讲授的内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对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对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堂结构设想所形成的教案。[1]或者说,备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准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认真进行备课,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

  如何备好课?这是每位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高质量备课,应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

  一、做好“教学过程设计”,及时进行“教学过程回顾”。

  一般来说,教案中至少应包括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课后习题”或“思考题”等栏目。其中“教学内容”是主体,是将要在课堂上进行系统讲授的内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精读教材,吃透教材,从而把握授课内容的逻辑线索和整体结构并深刻理解附着于其上的各知识点,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才有可能讲清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其它几项也都是与此相关的。

  为更好地备好课,须在教案中加上“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过程回顾”等栏目,并且作为教案中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是在课前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设想,正如说课,要回答的是:将讲授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线索推进?哪些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如何展开、说明?利用什么方式、手段和资料?……“教学过程设计”就如一个周密的计划,将授课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自身能力与学生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及多媒体资料)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换句话说,“教学过程设计”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备教法、备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结合,因而,“教学过程设计”是高度综合的,某些细节又是相当具体的。只有认真地搞好教学过程设计,才能引导自己有条理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地、更好地完成整个授课过程。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除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外,更要花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思考教学过程,并写下或详或略的“教学过程设计”。而在每一次课后,又需要及时地修正“教学过程设计”与现实中不符的地方,使之更加完善。

  “教学过程回顾”是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总结,也包括对课堂情况的记载等。所回顾的内容,有些是可以用来修正“教学过程设计”的,也有一些是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再认识,或是对某一知识点该如何讲解的再思考,或对教案内容进行修改、补充、调整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回顾,积累起来,也就成为丰富的经验,成为不断进步的阶梯。当然,这些内容不必一定记载于“教学过程回顾”一栏的空白处,可直接在教学内容中进行修改,这样使教案更富有生气。

  二、占有大量的、新鲜的资料,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

  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或表述过于抽象(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掌握大量的资料,补充进自己的教案,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来说明深奥的理论问题或将课本上抽象的陈述形象化。这些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影视资料或图片等,还可以是实物或其它形式。

  对这些补充的资料,可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数量必须较大。因为只有较多的资料,才能提供更充分的选择余地,教师才有可能从中选择更恰当的材料,来准确地说明所要讲授的内容。如为上好“纲要”课,许多思政课教师都会主动收集大量的影视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剪辑,用于课堂之上。第二,资料必须随时更新,与时俱进。特别是“基础”课和“概论”课,课程内容与现实结合紧密,一年前所使用的素材,许多都失去了时效性,说服力大大减弱。因此,每一年开课,教师们都必须重新收集最新鲜的资料,来替换旧的资料。也只有这新鲜的资料,才对学生更富于吸引力。

  要有效地搜集资料,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要吃透教材,把握所讲授课程的理论内容,特别是其逻辑线索和整体结构(如上所述),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从而不管何时何处遇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都会用心保存。这可算是一种“职业敏感性”,正如一句话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第二,要多听、多看、多观察,以接收更多的信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会使教案内容贫乏,准备不足,上课时必然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因此,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多上网,多看电视,多看书等等,这些都是有用的、必要的。第三,对思政课教师来说,要特别注意网络、报纸和电视,并注意观察现实生活,因为这些是新鲜资料的来源。特别是对生活的感受,用于课堂之上,更富于感染力。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讲授“职业道德”问题时,笔者讲到了自己所接触过的一位医生的情况。在闲谈中,这位医生跟我讲:“第一,他是那所医院的创收尖子;第二,80块钱的小病,他都懒得看。”笔者将这则材料稍加整理,并命名为“一个医生的自白”,之后将其用于课堂之上,收到很好的效果。总之,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有目的地搜集大量新鲜的资料,以充实自己的教案,通过大量的、新鲜的资料的运用,使思政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和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

  可以说,思政课备课,功夫在课外。也可以说,由于搜集和应用了大量的资料,因此思政课备课,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即由薄薄的教学大纲和授课提纲到厚厚的教案、资料和讲稿)。

  三、注重线索与选择亮点

  “教学过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理清每堂课授课内容的线索,为学生搭建起整个知识框架,并保证授课内容层次清晰(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板书或课件的有意设计来展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因此,授课内容的线索和知识框架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之所以重视这一问题,还在于: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较多,而课时数相对较少。如将各章节教学内容详细展开,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必须理清线索,为学生搭建起知识框架,以便在次要的位置快速掠过而不显得突兀或中断,保证知识的连续性。但是,也不能处处都如此处理,否则,走马观花,学生所看到的就只有一个个抽象的框架,而缺乏血肉,难以理解。因此,必须选择某些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形成亮点。简言之,就是首先为学生搭建起知识框架,然后选择其中的某些部分重点讲解,将这些部分讲“出彩”。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设计。

  授课过程中的亮点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如借助丰富的资料、新颖的形式来加以展现。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讲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首先按时间线索展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并将其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856年天京变乱前后)。其次介绍前一阶段(从金田起义到全盛时期)的历史,选择洪秀全早年经历、永安建制特别是介绍石达开、北伐西征东征情况(特别是北伐和西征情况)作为亮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和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短片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寓理性认识于感性故事之中。后一阶段的历史也有类似的处理。又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以清晰的线索展示“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绪论部分第三节)的主要内容后,又给学生播放蔡依林的“看我七十二变”的MTV,以活泼新颖的形式来激励大学新生们在新的环境里努力改变自我、不断追求上进,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授课过程中的亮点还可以通过讨论法、演讲法及其它方式加以展现。

  注重线索、搭建知识框架和突出亮点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既帮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又使得课堂生动活泼,更加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课堂上的亮点不必太多,过犹不及。教师必须在备课过程中,就对此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此外,要教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们)每次都勾勒出清晰的线索,搭建起严密的知识框架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仍需不断朝这一方向努力。从努力搭建知识框架这一方面来说,思政课备课,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即由厚厚的教案和资料或讲稿到薄薄的线索和知识框架)。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课程设计亮点篇10

  【关键词】创新思维 软装饰设计课程 创意亮点 教学方式

  软装设计是新时期人们对于提升生活品质、丰富精神生活强烈追求的反映。软装设计的进步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状态,为我们创造一个高尚、舒适、和谐的社会氛围。室内设计的专业细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开设的软装饰设计课程与陈设设计课程,既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设计能力。在这些课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创新型思维能够为软装设计打开新的视觉冲击与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市场也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从业者来推动软装饰设计的发展,传递设计精神。

  一、软装饰设计的特点决定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居室空间需要新的创意亮点

  现代的都市生活,人们都希望居住空间更加舒适与具有个性,不论是怀旧版生活,还是意境化生活方式,都需要创意点亮生活。这样的软装饰并不需要把整个房子都做得离奇古怪,只要一两件富有创意的时尚家品,就可以提升整体家居的独特魅力,营造趣味性、艺术性以及独特性。从现在的设计来看,很多设计师在选择设计元素甚至有的时候是在自己创造这些元素,他们意识到这些设计元素需要混合多元文化的元素在里面。

  2.商业空间需要创新亮点打动受众

  商业空间中的软装更需要创意来吸引眼球、打动受众、传递信息。人们对商业展示物的观赏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最短时间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便成了现代商业展示设计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何在短时间内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呢?创意设计让直觉成为震撼,并给观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从经过变为逗留,产生关注、欣赏等心理方式。让设计把握住瞬间审美效应,使受众受刺激所引起的情感反映,融入商业空间成功地俘获受众。因而,商业空间中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二、室内软装饰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教育的重要性

  无论在软装饰设计的任何角度都能看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因而我们在培养机制中就应该将创新思维的教学培养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师,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推动软装设计前进的步伐。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树立室内软装饰教学中创新思维教学的培养目标

  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培养目标中明确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其次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确立创新思维的目标。例如,教学内容中,应结合市场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学科前沿性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软装设计的特点,从软装的设计元素着手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设定同款家具,进行创意设计、主体设计等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2.建立室内软装饰教学中创新思维教学的方法

  (1)教学团队的多元组合与教学模式的调整

  软装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要培养学生在该课程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入手,通过大量实践教学方法的介入,建构理论学习、情景学习、实践体会、种子教学等多维度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师结构中形成以教师为首的包括家具设计师、工艺师、产品设计师、制作人员、零售商等团队,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自主学习、研发创造。

  (2)课题设计与主体相结合

  只有将课程设计为主题设计或者课题设计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真切地参与到现实设计中来。在课题设计中去揣摩,去思考如何让设计产生亮点与创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课题设计可以是虚拟课题,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思维的天空,完成各种概念设计、创想设计、前卫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以主体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让设计过程成为一个序列。完成一个从思想构思——实体创作——最终传达的过程。展现一个作品从孕育到创造到结果的全过程。在过程中去体会设计、完善设计、学习设计。

  (3)企业与市场的合作与参与

  除了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以外,加大市场调查、参观、实习、企业参与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企业运作方式与市场发展的动态,接触新领域的相关案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感。为日后在从事设计工作中提出更高的设计思想。

  三、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在软装饰设计课程中的意义

  首先,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模式,将软装饰课程中的实践性内容与市场理论相结合,有利于教学环节与市场环节的更好接轨,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的无缝对接。

  其次,引入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有利于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激增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课题设计与主体设计能够真实有效地创造出符合自然规律和人自身需求的设计成果,让设计产品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设计目标。

  创新型思维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在充分了解专业市场运作和市场发展动向的前提下,为其自主创业打开了合理的未来发展平台,而不是让创业成为不切实际的一种空想和冲动。

  结语

  室内软装饰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运用主体参与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学会在设计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未来室内设计必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引领行业向新的高峰发展。因此,在室内软装饰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探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这些未来的设计师为人类创造出新锐、时尚、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传递人类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张大清.素质教育观念精粹[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欧阳国慧.主动参与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设计亮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PLC技术;项目模块化;仿真软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094-0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可编程控制器由内部CPU、指令及资料内存、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块、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组化组合成,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产过程。PLC应用技术是职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我校在本课程中结合模拟仿真教学软件FX-TRN-BEG-C,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项目模块化教学内涵

  项目模块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模块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以项目为载体,具体任务为导向,在实施过程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职能。具体项目模块的设置必须将本学科体系中知识点融合到项目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课程的技能实践能力。项目模块化教学过程采用“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新知项目仿真项目实践项目评价”六个步骤进行。

  二、项目模块化教学在PLC课程中实施

  以项目“PLC控制交通灯应用设计”为例,说明项目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1.项目引入。通过创设交通灯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交通灯工作过程,请学生回答实际生活中路通等灯完整工作过程,教师补充交通灯实际工作殊情况。从而引入项目任务:利用PLC设计交通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为:

  (1)转换开关转为自动挡时,按下启动按钮,交通灯按南北绿灯亮,东西红灯亮,10S后转为南北绿灯闪烁3次,亮暗间隔0.5S,3次闪烁后,转为南北黄灯及东西黄灯亮,2S后,转为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10S后东西绿灯闪烁3次,闪烁3次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2)转换开关转为手动挡时,按下启动按钮,按东西绿灯亮按钮,这时东西绿灯亮,南北红灯亮,按南北绿灯亮按钮,可以切换为南北绿灯亮,东西红灯亮。

  2.项目分析。项目引入后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用PLC完成该项目任务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分析该项目硬件控制电路及I/O地址分配设计、软件控制程序设计分析。

  3.项目新知。项目分析后涉及到新知识点。正确地讲解后,才能使学生进入下一步项目仿真实施阶段,通过该项目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为通用计数器、SFC并行/选择分支状态转移图编程。在讲解分支状态转移图编程中,结合前面学习的单一分支转移图设计出该项目每种单一转移图后将其整合到一起,紧接给出典型的选择/并行状态转移图总结特点,以及如何变换成STL梯形图。通用计数器的讲解,对比前面所学通用定时器的时序图进行分析,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并掌握。

  4.项目仿真。主要是利用教学软件FX-TRN-BEG-C对实际项目进行初步仿真,包括在仿真软件中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调试是否可以实现项目的实践现象。该环节设置在操作项目实践前,看主要目的保证项目实践环节更安全有序,本文后续通过一个例子讲解如何利用仿真软件教学。

  5.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在学生完成了项目仿真之后的环节,该环节让学生通过真正实验设备完成项目的设计,强化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项目实践分组进行,组长安排组员操作实践及记录组员完成情况,每个组员记录自己实验中的疑难点,根据项目分析确定的I/O地址及控制电路规范接线,输入模拟仿真时的实验程序,运行调试,打开监控,操作察看,进一步理解知识点。

  6.项目评价。评价环节主要是检查教学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结合合理的项目评价表,从课堂学习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学习过程、安全文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FX-TRN-BEG-C仿真软件在PLC项目模块化教学中应用

  三菱PLC系列PLC虚拟仿真软件有三菱PLC程序调试离线仿真软件GX-Simulator6-C和三菱PLC三维动画教学软件FX-TRN-BEG-C两种。本文以FX-TRN-BEG-C软件中的中级E-3部件移动项目为载体,以设计部件移动PLC系统项目为例,说明PLC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该项目可作为PLC教学中的一个中级项目案例。部件移动系统的虚拟车间见图1。

  第一步:教师提出项目控制要求。部件移动PLC系统控制要求如下:

  第一,给机器人一个指令,使其将部件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

  第二,操作者补给部件,操作者确认指示灯点亮后补给一个部件到传送带上。如果指示灯一直点亮,操作者不断补给部件。

  第三,当PLC处于运行状态,传送带保持正转。

  第四,当操作面板上PB1被按下,供给指令变为ON而共计许可指示灯点亮。操作者补给部件。当按下PB1,指示灯熄灭。但是如果一个部件仍然在桌子上,供给指令将不会变为ON以至于供给许可不会点亮。

  第五,当桌子上的部件在桌子上变为ON,取出指令被置为ON。当机器人操作完成变为ON,取出指令被置为OFF。只有及其人在出发点处时,取出指令才会被置为ON。

  第二步:学生根据项目控制要求,结合软件虚拟车间和控制显示面板给定的输入输出点进行编程元件资源分配。

  第三步:学生根据控制要求,对应已分配的I/O点和其他编程元件编写程序。

  第四步:学生仿真调试程序。高项目仿真调试见图2。调试过程中,可在FX-TRN-BEG-C调试界面中观察程序运行情况和输入输出点的通断情况。另外,可以通过设定菜单栏中编辑/部件更改供给机选项,添加、修改或删除货物种类和尺寸,方便在多种供给情况下调试程序。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具体例子讲解了如何在PLC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及仿真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对学校设备和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证明,借助FX-TRN-BEG-C进行PLC项目式教学,能够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师生更好地完成PLC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利于后续机电专业课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亮点范文第2篇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映示填空题,生回答

  后映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2.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二、组游戏活动。(四人小组,每组一套彩色橡皮泥)

  1.将各色橡皮泥捏成各种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

  (2)拱形的石桥。

  (3)田字形的农田。

  (4)三角形的山。

  (5)月牙状的小河。

  2.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坡/缓/绕

  波、暖、晓

  (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栽”

  (3)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岸(山字头)

  3.指导写字。

  (1)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绕”字不要多一点,“桥”字右边第一笔是撇,“岸”字下面的“干”应写在“厂”的里面。

  (3)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3.月亮湾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热爱

  村后:山坡

  《月亮湾》教学设计意图

  月亮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课。这篇课文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破的动人景象。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点段,从村前到村后具体地描述月亮湾的美丽。

  依据语文教学新大纲,我设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字词方面,识字、写字,通过观察画面并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二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如何围绕重点展开教学,如何突破难点呢?“美丽”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我紧扣“月亮湾美在哪里?”一问,让学生欣赏动画,自读自悟,找出有关词句,在看看、读读、想想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月亮湾的美景。这过程中要强调“随机教学”这一点。应根据学生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随机板书(粘贴词卡),并指导朗读背诵。等交流得差不多了,课文的2、3自然段描绘的美景也已深深地映入学生的脑海。这时再请学生将刚刚随意粘贴的词卡按顺序重新排列“村前”的景色(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然后看动画有条理地试背2、3自然段。这教学过程中,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体会月亮湾的美丽和新农村兴旺发达的景象。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感官享受中感情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该有多乐呀!

  在这篇诗情画意的课文中,关于月亮湾的地理位置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搞清楚。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游戏活动,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先让学生利用各色橡皮泥捏成五种景物:一是座座房子(表示村子),二是一座拱行的石桥,三是田字形的农田,四是三角形的山,五是月牙状的小河。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村子的后面是山,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学生看着自己的杰作,不由得声情并茂地背诵起来。枯燥的内容,难懂的地理位置,化成了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桌上的游戏,在游戏中解决了课文的难点。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比如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在生字教学中,我对读准字音这个要求,不提“读准字音”四个字,而是请学生和生字交朋友,在初读课文时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注意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这游戏的名称叫“送生字回家”。对于字形教学,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鼓励求异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会学”。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月亮湾美在哪里?”这样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课程设计亮点范文第3篇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呢?第一,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师生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学生主动参与的度要高。第三,探究中一定要产生“认知冲突”,一定要有“口欲言而语不能”的“愤悱”的状态产生。第四,探究中要有锻炼学生科学方法(比如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方法和实验中的观察方法,对比实验方法和模拟实验方法及科学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方法等)、科学思维(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的痕迹。第五,活动与活动之间要有层次性与挑战性,这种层次性与挑战性体现了教师对教材中需要探究的“点”进行分解细化的工作。能具备以上五项特征的活动或有二至三项特别突出的活动就肯定是有效的探究活动。

  教师如何优化设计有效的学生探究活动呢?下面以《简单电路》为例来谈谈有效的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三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该课教材由六个部分组成: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利用导线、电池和灯泡,想办法让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连接方法的小结语;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的拓展活动;做简单开关加进电路中;拓展活动――做一个简单的红绿灯,用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灭。其中,第一部分是个引子,通过“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的问题引出小灯泡亮的要件:有电池、导线和灯泡;第二部分是让学生探究出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第三部分是要求对连接方法进行小结、提炼;第四部分是对简单电路的一种拓展;第五部分是研究开关的作用;第六部分是探究开关对红绿灯的控制,初步感知并联电路。教材有六大部分,教师究竟把探究的“点”放在哪里?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探究的“点”应放在让学生建构“小灯泡要亮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上,就是要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就是要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的共同之处,初步构建“完整回路”或者说是“闭合电路”的概念。也就是说要把探究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二、三部分。理由有两点:就学生而言,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路,肯定有这样那样的对电路的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也是学生为什么会接错电路的原因,有必要让学生迈过这道坎儿;就课标而言,对简单电路作出了明确要求:“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基于以上认识,宜将该课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着力于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的探究,帮助学生建构闭合电路的概念;第二课时着力于对开关制作和对其功能的认识。因此,这里着重谈谈第一课时的学生活动的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言而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在科学知识方面,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愿意和同学合作不断地致力于点亮小灯泡的研究。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呢?在过程与方法这一层面,学生要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从逻辑上讲,学生首先应对电池、导线和灯泡的结构,特别是灯泡的内部结构有清楚明白的认识,然后学生才有可能点亮小灯泡,进而才有可能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在科学知识这一层面,学生要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从思维的角度讲,学生肯定要经历对比、分类、抽象、概括过程,肯定要经历解释与表达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学生肯定要经历一个新旧认识的碰撞过程,肯定要经历对旧认识的屏弃、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方能到达对新知识的一种自我的建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要让学生愿意和同学合作不断致力于点亮小灯泡的研究,就应该有唯合作方可或唯合作方可提高效益的场景或背景,就应该有不断探究的欲望,教师就应该有层层深入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必须经历的探究活动的雏形就已经有了,那就是观察活动(观察电池、导线和灯泡)―实验(连接并点亮小灯泡)―交流展示―分类概括―小结解释。

  如何把既定的活动变为有效的活动,教师要反复问自己四个问题:(一)每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重点活动是什么,还能否分成环环相扣的小活动,需要哪些材料与设备作支撑,教师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提问语,形式上如何组织。(二)活动中怎样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怎样制造“认知的冲突”。(三)怎样让“认知冲突”、思维的过程显形化。(四)采用什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深入地持续地迫切地参与。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反复思考,我将《简单电路》第一课时的学生探究活动优化设计为:

  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兴趣盎然,探究活动一气呵成,真是有效,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语言的表达、合作的意识均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通过《简单电路》第一课时中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优化设计过程,不难看出教师在优化设计有效探究活动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仔细分析教材后,回顾头来看课标针对该内容的相关要求,确立需要学生探究的“点”。

  (二)深入实际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寻找“认知冲突”的“点”。

  (三)分析学生认识并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找准技能提高和思维训练的“点”。

  (四)综合审视各个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力求找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最佳连接“点”。

  (五)分析教材的难点、教学的目标,酝酿促进学生深入探究的评价“点”。

  课程设计亮点范文第4篇

  四路彩灯是数字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利用纯硬件电路来实现四个彩灯的控制,使得彩灯按设计要求亮或者灭。虽然利用单片机在Proteus环境下能够非常简单的实现此课题,但在数字电路的学习中,此纯硬件电路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帮助学习者实现对数字逻辑关系的深层理解,同时Proteus直观方便的界面能使枯燥的数字逻辑关系在教学的课堂上显得丰富多彩,虚拟的仿真能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实践效果。

  1.1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彩灯控制电路,利用纯硬件电路使得4个彩灯实现如下三个过程:(1)4个灯依次点亮,每灯亮1s,共4s;(2)4个灯依次熄灭,先亮的灯后灭,共4s;(3)4个灯同时亮1下灭1下,闪4下,共4s。

  1.2电路分析设计

  此课题的设计是在一定数字电路学习基础上进行的,4个彩灯的实现可以用四个发光二极管表示,要实现彩灯在12s内的三个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94。4个彩灯应连接在74LS194的Q0~Q3上,DSR稳定接高电平,DSL稳定接低电平,P0~P3接周期为1秒的方波信号。接下来需要考虑时钟和方式控制的信号如何实现。由课题的设计要求可知,彩灯闪烁的周期是12s,前8s实现依次点亮和依次熄灭(先亮后灭)的功能,每个彩灯的时钟信号频率为1Hz;后4s实现同时闪烁4次的功能,故后4s的时钟频率应为前8s的2倍,即2Hz。理论上可以用555定时器产生2Hz的方波信号,再用D触发器分频产生1Hz的方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实现所需的时钟信号;除此之外可以采用晶振、CD4060和合适的门电路来实现1Hz的时钟信号。彩灯三个状态的循环可以由S1S0按01、10、11顺序循环来实现,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理解时序逻辑电路,可以使用D触发器设计一个同步三进制计数器,时钟周期为4s,实现对S1S0的循环控制。由以上设计分析后,在Proteus中绘制好电路原理图,其中时钟产生电路直接用脉冲信号源代替。

  1.3电路仿真验证

  单击ProteusISIS界面中的“Play”开关即可启动电路仿真。此时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平高低情况,同时四只彩灯也会依次按要求亮灭。如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可以根据彩灯的亮暗显示和各节点的电平情况较轻松地找出问题所在,不仅能够解决设计问题,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电路及各部分功能。Proteus还提供了很多自带的虚拟测量工具,比如此例中可以利用示波器来实时观测电路中重要节点的波形。如图3给出的是加在4个彩灯上的信号波形。由图中可以看出,横轴每小格表示的时间长度是0.5s,从图示的0时刻开始D1~D4同时亮灭,闪烁一次的周期是1s;随后D1亮1s后D2亮,依次直到D4亮1s;下一个动作是D4到D1依次熄灭,间隔时间是1s,满足课题的设计要求。

  2四路彩灯的单片机设计与仿真

  目前,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路系统的学习中,如果光靠书本进行理论学习,不仅空洞乏味,而且效果很不理想;如果都利用实物进行试验设计,不仅成本较高,而且费时费力。所以,Proteus软件为学习者和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虚拟实验平台,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系统仿真是Proteus的特色,它完全支持MCS-51及其派生系列单片机的设计系统,另外也能仿真基于AVR和PIC系列的单片机系统。仍然以四路彩灯的课题为例来看看Proteus在单片机的学习和应用中的优势。

  2.1电路的设计

  运行ProteusISIS后在编辑窗口绘制电路原理图,此设计中的电路非常简单,从元件库中调出AT89C51单片机放入编辑窗口的合适位置,在单片机的18引脚和19引脚上接入由C1、C2和晶振X1构成的时钟电路,在9号引脚上接入由R1、C3构成的上电复位电路。然后在P10~P13上接D1~D44个发光二极管,再在后面串上限流电阻接地就行了。完成后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

  2.2软件的编制

  程序的编辑在Keil软件中实现,这里使用KeilCμVision4开发环境,首先打开软件,单击Project/NewuVisionProject新建一个工程,在保存时会弹出一个“选择单片机型号”的对话框,这里选用Atmel的89C51。然后设置输出需要生成“HEX”文件。现在可以通过File/New来编写程序了,注意程序若用C语言编写,则保存时文件名后缀需用“.c”;程序若用汇编语言编写,则保存时文件名后缀需用“.asm”。要实现4个灯依次点亮,每灯亮1s,然后4个灯依次熄灭,先亮的灯后灭,最后4个灯同时亮1下灭1下,共闪4下。运行Project/Builttarget对程序进行编译和修改,直到没有错误出现,此时在保存路径中会得到一个“HEX”的目标代码文件。

  2.3仿真结果

  在已绘制好电路图的ProteusISIS界面中,双击AT89C51元器件,在出现的窗口中“ProgramFile”栏里将前面生成的“HEX”文件添加进来,然后就可以对电路进行仿真了。图5是仿真后的部分结果,由于与纯硬件电路相比,单片机电路中发光二极管公共端接高电平,故此波形在实际基础上作了反向处理。利用Proteus与Keil的联调,可以很好地实现单片机电路的学习仿真,并且仿真结果与工程实践十分接近。

  3结语

  课程设计亮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PLC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涉及PLC的基本组成原理,基本指令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主动为被动,改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在学习中主动的去发现问题,积极学习,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和完善。

  自主学习的特点(1)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要使学生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简易机械手控制"课堂教学中,以观看巧克力自动化生产过程作为情境导入,重点观看机械手动作,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与问题有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迷惑,有不解,也有探索和发现,"情景-探究-思考-发现-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模式,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形成悬念,而使用旧知识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查资料,自己获得新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做适当的启发与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使学生自由的选择学习目标,可以编自动或自动/手动,自由选择编程方法。这也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适时的给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成功的迈出每一小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2)学生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要求学生不依赖任何人,自主独立的完成具体学习目标。(3)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异步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关学习内容, 并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某一方面的成功,不断的使学生感到"我在努力,我在进步"。

  自主学习的开展(1)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对于职中生来说,如果有必要,要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梳理,防止学生有兴趣而没有信心,或是有兴趣而没有实现目标的方法。其次,学生还要理解让他自主学习的内容。(2)目标设置要难易得当,要能被学生掌握。例如"交通信号灯控制",要求学生用PLC模拟实现。控制要求:信号灯受一个启动开关控制,当启动开关接通时,信号灯系统开始工作,当启动开关断开时,所有信号灯都熄灭,1)南北红灯亮并维持25秒,南北红灯亮的同时,东西绿灯也亮,并维持20秒。到20秒时,东西绿灯闪亮,闪亮3秒后熄灭, 东西绿灯熄灭时,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秒,到2秒时,东西黄灯熄灭,东西红灯亮。与此同时,南北红灯熄灭,南北绿灯亮,2)东西红灯亮维持30秒。南北绿灯亮维持25秒,然后闪亮3秒再熄灭。同时南北黄灯亮,维持2秒后熄灭,这时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3)周而复始。学生对本课程目标较感兴趣,但又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样的课题,教师应预先分析好难点所在,在让学生着手完成系统设计之前做好引导工作。(3)学生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在PLC在逻辑控制系统中程序设计方法主要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经验设计法没有规律可遵循,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和随意性, 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主要用于电器控制电路改造时的编程。应用最广泛的是逻辑控制法中的功能表图设计法,根据功能表图来设计PLC梯形图的编程方式有四种1)使用通用逻辑指令的编程方式,要注意不允许出现双线圈的现象。2)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式。3)使用移位寄存器的编程方式,用于单序列功能表图中的各步总是顺序的接通和断开,并且同时只能有一步是活动步。4)使用步进指令的编程方式。例如在彩灯闪烁控制电路中,控制要求:有八只彩灯,呈圆形排列,按下启动按钮,则按如下规则闪亮,1 2、8 3、7 4、6 54、63、72、8 1,要求学生用PLC模拟实现,大多数学生用不同的编程方法实现了模拟控制,有几个学生使用SFTL指令完成,需要十个中间辅助继电器如M110-M120,依次对M110-M120进行置位,利用M110-M120的线圈的得电与失电实现彩灯控制。但有个别学生依次对M110-M120全部进行置位,利用中间辅助继电器M110-M120的动合和动断触点控制其它线圈的得电与失电,实现彩灯控制,但是不能实现循环,对此要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出原因,并解决问题。1)为什么不能实现循环。2)中间辅助继电器的动合和动断触点为什么不能复位。3)哪个指令可以使中间辅助继电器的线圈复位。4)RST指令可以吗,ZRST指可以吗,哪个指令更好,为什么?

  还要让学生比较在使用SFTL指令时,依次对M110-M120进行置位和依次对M110-M120全部进行置位,利用中间辅助继电器M110-M120的动合和动断触点控制其它线圈的得电与失电,实现彩灯控制哪一种思路更清晰,程序更简单,由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自主学习,也需要交流,最后让利用其它三种编程方式的同学介绍编程思路,共同探讨和交流,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浓,而且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获得了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

  总之,在PLC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更是他的责任和义务,要爱学习,更要会学习,以致于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才会有更多的智慧,"知而获智,智达高远"。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亮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我设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课程设计亮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课程设计亮点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人文环境